奔流不息的時間長河,一些重要歷史時刻因其影響深遠而被永遠銘記。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1978年12月18日,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都必將是載入史冊的重要日子。這一天,我們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前不久的春節(jié)假期,國家博物館迎來一批批《復興之路》展覽的參觀者……在展覽第五部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會場照片格外醒目,“偉大的歷史轉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兩行大字在屏幕上熠熠生輝,很多觀眾駐足凝視……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在黨和國家面臨何去何從的重大歷史關頭召開的?!叭绻F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yè)和社會主義事業(yè)就會被葬送。”鄧小平同志的話振聾發(fā)聵。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fā)表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新華社向全國轉發(fā)。文章明確指出,不能拿現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剪裁無限豐富的飛速發(fā)展的革命實踐,應該勇于研究新的實踐中提出的新問題。文章一經發(fā)表便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引發(fā)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1978年11月10日,中央工作會議召開。原本計劃開20天的會議,卻因為討論熱烈、發(fā)言積極,一直到12月15日才結束,足足開了36天。12月13日,鄧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作了題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指出,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們才能正確地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解決過去遺留的問題,解決新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這個重要講話實際上成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 中央工作會議為三中全會的召開做了充分準備。“中央工作會議和隨后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緊密聯系的兩個會議。沒有之前的中央工作會議,就沒有后來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敝泄仓醒朦h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史教研部主任羅平漢說。 “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和全國人民的注意力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走進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的京西賓館會議樓三層第一會議室,主席臺后方的墻壁上,“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八個大字遒勁醒目,室內陳設仍保持著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時的原樣。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這里召開。出席會議的中央委員169人、候補中央委員112人。這次會議雖然只有5天時間,但由于前期的中央工作會議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打牢了基礎,工作準備充分,指導思想明確,會議取得重大成果。 12月22日晚上,十一屆三中全會舉行閉幕大會。大會通過關于增補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副主席,全會討論了加快農業(yè)生產問題和1979年、1980年兩年國民經濟計劃的安排,通過《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 公報明確表示:“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和全國人民的注意力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積極發(fā)展同世界各國平等互利的經濟合作”“根據黨的歷史的經驗教訓,全會決定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健全黨規(guī)黨法,嚴肅黨紀”…… 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話語,宣示著中國共產黨人破除藩籬、奮發(fā)圖強的決心和信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沖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批評“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充分肯定必須完整、準確地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高度評價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從此,我國改革開放拉開了大幕……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chuàng)造” “二十三日晚上,廣播公報的聲音響徹家家戶戶;今天,刊載公報的報紙在街頭迅速銷售一空。”1978年12月25日的《人民日報》,記錄下干部群眾歡欣鼓舞的場面。 40多年后的今天,人們回望那段激蕩人心的歷史,更知決策的偉大、更感意義的非凡?!拔覀儜撜J真了解這件大事、這段歷史,繼續(xù)努力奮斗。”春節(jié)假期,帶著孩子一起參觀《復興之路》展覽的北京市民劉文明說。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981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這次會議的重要成果及歷史意義作出了明確的闡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在當時歷史條件下一個了不起的偉大覺醒?!痹醒朦h史研究室主任歐陽淞說。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顯示了中國共產黨順應時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決心。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40多年積累的寶貴經驗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對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chuàng)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偉大飛躍!”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重大意義,隨著時間的推移愈益彰顯,經歷實踐的檢驗愈益深遠……這一偉大歷史轉折,將歷久彌珍、歷久彌新!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