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站泉州
5月28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中國日報網聯合主辦的“中國有約·遇見福建”2021年國際媒體主題采訪活動走進泉州,探訪千年古剎開元寺和蟳埔村,感受這座千年古城的“海絲”歷史遺存和多元文化融合。
1
閩南文化大觀園|開元寺
位于泉州鯉城區(qū)古城內的開元寺被譽為閩南文化大觀園,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跡,也是福建省內規(guī)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內有東西石塔、大雄寶殿、印度教石柱、千年古桑等,不僅是古代中國文化的名勝,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見證。
“開元寺體現了泉州的多元和包容?!比萆赀z辦工作人員曾國恒表示,開元寺寺院經濟及多元文化遺跡反映出宋元海洋貿易帶給泉州的經濟繁榮和文化共存特征。
“在泉州看到了開放和包容,這里曾經受到各類外來文化的影響,能夠和諧共存,還看到不同宗教的遺跡,是難得的世界宗教博物館?!眮碜蕴K格蘭的新華網外籍記者安德濡表示,泉州是一個很友好的城市,讓人感覺氣氛很融洽。
2
閩南漁家村落|蟳埔村
蟳埔村是泉州著名的漁村和歷史文化名村,擁有許多珍貴獨特的歷史文化遺址,如蚵殼厝、順濟宮等。在蟳埔村,蟳埔女人頭上的花頭飾也是一大亮點。蟳埔女與湄洲女、惠安女一道并稱為福建三大漁女,這三大漁女都有比較特殊的發(fā)飾,而其中又以蟳埔女的發(fā)飾最為艷麗搶眼。
蟳埔女頭飾是傳統(tǒng)服飾中的一大特色,叫“簪花圍”,是將秀發(fā)盤于腦后,系上紅頭繩,梳成圓髻,然后再穿上一支“骨髻”,另用鮮花的花苞或花蕾串成花環(huán),以發(fā)髻為圓心,圈戴在腦后?!邦^飾常用的素馨花、含笑花、粗糠花等,據傳是從西域移植而來?!?蟳埔媳婦蔣玲玲說道,頭飾不僅漂亮,而且體現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在蟳埔村有一種特別的建筑叫蚵殼厝,外墻上密布的大貝殼在格外耀眼。“最早由蚵殼建造的房屋,蚵殼并非產自泉州,而是古時候泉州遠洋商船返航時墊空船轉運而來的,是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印證。”蔣玲玲說道。
來自加拿大的網絡名人柯克·阿佩蘭每到一個參觀點都會進行拍攝,并向他的粉絲講述福建的所見所聞?!斑@里的歷史文化遺跡保存得很完整,讓人感到震撼,是很鮮活的故事素材?!?/p>
3
海絲起點|泉州
據了解,泉州曾是10-14世紀世界海洋貿易網絡中高度繁榮的商貿中心之一,它作為宋元中國與世界的對話窗口,展現了中國完備的海洋貿易制度體系、發(fā)達的經濟水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態(tài)度。
此次泉州申遺項目“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由22處代表性古跡遺址及其關聯環(huán)境構成,分布在自海港經江口平原并一直延伸到腹地山區(qū)的廣闊空間內,它們完整地體現了宋元泉州富有特色的海外貿易體系與多元社會結構,多維度地支撐了“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這一價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