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響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擔當
2022-11-19 12:20:1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化,與世紀新冠肺炎疫情交織疊加,再加上地區(qū)沖突不斷,世界面臨嚴重的和平赤字、發(fā)展赤字、治理赤字和信任赤字,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站在歷史十字路口,何去何從成為一道全球性必答題。 為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面對“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世紀之問,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倡議,科學回答了世界之問、時代之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完全不同于西方所推行的自由主義國際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fā)展道路和社會制度,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冷戰(zhàn)思維,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搞雙重標準。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和平、發(fā)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為思想理論基礎和精神內核,對待不同發(fā)展模式間的差異采取平等態(tài)度的合作方式,目的在于實現共同發(fā)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目前,中國分別與老撾、緬甸、印度尼西亞于2017年、2020年以及2022年建立了“中老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命運共同體”“中緬命運共同體”“共建中印尼命運共同體”。2022年11月1日、3日,第77屆聯合國大會裁軍與國際安全委員會先后表決通過“防止外空軍備競賽的進一步切實措施”“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從國際安全角度看信息和電信領域的發(fā)展”三項決議,其中均寫入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2022年11月2日,中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連續(xù)第六年寫入聯大一委決議。這也表明,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成為新時期中國外交理論和實踐創(chuàng)新的一面旗幟。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同在華工作的外國專家代表座談時就表示,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面對世界經濟的復雜形勢和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首次提出命運共同體理念。2013年3月,習近平就任中國國家主席后首次出訪——對俄羅斯、坦桑尼亞、南非、剛果共和國的國事訪問和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他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fā)表的重要演講中就提到了“命運共同體”的概念,在坦桑尼亞發(fā)表演講時,三次強調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中非人民結下了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兄弟情誼”“中非從來都是命運共同體,共同的歷史遭遇、共同的發(fā)展任務、共同的戰(zhàn)略利益把我們緊緊聯系在一起”“全非洲是一個命運與共的大家庭……”。 中國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中國的語言體系中,“共同體”往往強調一種情感紐帶,在“共同體”之前加上“命運”則帶有一種血緣色彩,體現了中國人重感情、講情面的傳統(tǒng)?!懊\共同體”通俗地講就是有關國家結成風雨同舟和休戚與共的關系,他不僅僅是經濟層面,而且也包括社會、人文、價值觀、安全等層面。黨的二十大報告在談及如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時指出,只有各國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處、合作共贏,繁榮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黨的十八大報告也明確提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fā)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fā)展。 “命運共同體”首先是利益共同體,這包括經濟共同體、安全共同體、社會文化共同體等。在以國家利益為主導的現實國際關系中,沒有利益的共同體就難以有命運的共同體。2021年,中國已成為12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最大貿易伙伴。2019年,中國進出口商品貿易總額達4.58萬億已經遠遠超過美國的4.2萬億美元。“命運共同體”也是一種價值觀念。相對于國際社會沖突不斷,命運共同體強調通過合作與對話解決彼此分歧。同時,命運共同體也包含“責任”意識。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重要講話中提到,“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這指出了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必然性。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同屬一個世界,當前全球貿易的80%由全球價值鏈貢獻,國家間的緊密聯系和彼此依賴達到唇亡齒寒的程度。由于命運共同體所反映的國家間相互依存前所未有緊密的特點,世界各國之間越來越顯示出“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特點,為了本國利益與世界各國共同利益,每個國家都要為這個共同體承擔一定的責任。2021年12月,中國和老撾“瀾滄號”動車組列車發(fā)車,這是老撾歷史上首次擁有火車,由“內鎖國”變“陸聯國”,用行動詮釋了建立命運共同體的關系內涵。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截至2021年11月,中國已經向世界提供了超過18億劑疫苗。中國捐贈的新冠疫苗幾乎覆蓋了所有中國周邊國家,尤其是周邊發(fā)展中國家。為推動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先后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倡議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提出建立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搭建亞洲文明對話合作機制,同時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復雜嚴峻,世界經濟低迷且逆全球化仍在發(fā)酵,許多發(fā)展中國家的債務風險加劇,全球產業(yè)鏈和供應鏈面臨空前危機,各國均正在致力于擺脫危機和實現發(fā)展。同時,某些國家奉行冷戰(zhàn)思維,拉幫結派,追求零和博弈與你輸我贏,動輒確定戰(zhàn)略對手搞戰(zhàn)略競爭,挑起身份政治與價值觀之爭,不僅不利于自身發(fā)展,還嚴重毒害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為此,習近平主席于2021年9月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和2022年4月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發(fā)表主旨演講時又分別提出全球發(fā)展倡議與全球安全倡議,為世界走出困局與早日建成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方案、中國智慧。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明確指出,“中國提出了全球發(fā)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落實?!薄鞍l(fā)展”兼具“利益”和“責任”等內涵,“發(fā)展”即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的,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路徑。全球安全倡議既是中國針對世界面臨的緊迫安全訴求所給予的回應,也是中國再次宣誓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具體體現,表明中國致力于用和平方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 2015年9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發(fā)表講話《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對“人類命運共同體”作了系統(tǒng)而詳盡的闡述。我們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兩個基礎:首先是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換言之,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另起爐灶,而是建立在現有的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的基礎上,這體現了對原有人類發(fā)展成果的繼承。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明確指出,“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反對一切形式的單邊主義,反對搞針對特定國家的陣營化和排他性小圈子” 。 我們不能因現實復雜而放棄夢想,不能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zhàn),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內外兼修與相互促進。對內就要以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早日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對外則要積極爭取更多國家理解與支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為此,中國一定要保持一種平等、謙虛、開放、包容的姿態(tài),從而贏得世人的尊重,贏得更多國家愿意與中國攜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21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主持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上提出,“平等相待、和合與共是我們的共同訴求”。據統(tǒng)計,截至2022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相關外事活動中提及“平等相待”近300次。中國越是發(fā)展強大,越是應該保持平等和謙遜的姿態(tài)。中國身體力行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得到了國際社會普遍贊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贊,我們踐行多邊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為所有聯合國會員國提供了啟發(fā)。法國前總理拉法蘭表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設想,為世界朝著更包容、更高效和更優(yōu)質的方向發(fā)展提出了一個合理可行的解決方案。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zhàn)略研究院中國周邊與全球戰(zhàn)略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