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金礦“診脈人”
2024-02-16 16:11:20? ?來源:閃電新聞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6日訊 金礦石是黃金提煉的原材料,而黃金不僅是首飾業(yè)、電子業(yè)、現(xiàn)代通訊、航天航空業(yè)等部門的重要材料,同時也是國家戰(zhàn)略儲備必不可少的財力儲備之一。但是金礦石深埋在地下,想要找到它不僅需要高端的設備,背后還有地質工作者的辛勞付出。根據(jù)最新數(shù)據(jù),膠東地區(qū)作為世界第三大金礦區(qū)擁有金礦資源3500余噸。春節(jié)期間,閃電新聞記者來到位于海陽市的南申家村,經過前期勘探,這里的丘陵區(qū)域富含金礦,目前山東省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院的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礦石的深度取樣。 “哎,不行,上不去,剎車剎車,剎?。 毖矍皾皲跄酀舻纳铰?,或許是越野車發(fā)燒友追捧的“魔鬼賽道”。但對于山東省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院的地質員而言,這條路他們已經走了不下百次,每個彎道都能熟記于心。山東省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院地質技術員宋奉璽是2021年新來的員工,面對如此考驗車技的路況,他主打一個“刷臉”,“基本上每天要去編錄一次,每天都得走這條路。這樣的路況之前很少開,現(xiàn)在慢慢習慣,基本上就可以上去了?!?/p> 坐著輪胎不斷打滑的越野車,經過幾次泥地坡起,記者跟隨地質人員終于來到探礦的施工現(xiàn)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平鋪在地上的木盒,數(shù)量很多,里面裝著各類圓柱形礦石樣本,仔細觀察后發(fā)現(xiàn),部分石塊中竟然還閃爍著淡淡金色。當記者問起這些亮閃閃的金色是不是傳說中的“金礦”時,山東省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院項目經理李大兜表示,這些石塊需要地質人員仔細辨認,才能最終給礦石定性,確認石塊里是否富含金礦。 在外行人眼里,這些礦石樣本外表看起來都一樣,但在項目經理李大兜的眼里,這些礦石的種類和紋理里卻隱藏著關于金礦的位置密碼。“你看這塊,從裂隙中就能看出有黃鐵礦。像這種亮亮閃閃的,有可能賦存金的礦物,都是有裂隙,這就說明含礦。我們后期會通過取樣送到化驗室進行化驗。” 山東膠東地區(qū)黃金儲量豐富,隨著淺部開發(fā)空間逐步減少,金礦企業(yè)逐步將目光轉向深部資源。“企業(yè)要想長治久安、高質量發(fā)展,資源是生命線。在金礦資源深部開采上,我們將和一大隊充分合作,利用他們探礦優(yōu)勢、資源優(yōu)勢,爭取把深部的金礦給找出來。”山東煙臺鑫泰黃金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魏興亮說。 相比淺部金礦勘查,深部資源大多在地平線以下700米位置,遇到高山丘陵地區(qū),深度甚至在1000米以下,想要在大深度地方獲取礦石樣本,勘查小組必須時刻應對找礦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地質界有句行話:入地比上天難。對此,山東省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院102機機長謝建東這么解釋道:“‘上天’主要是靠高科技開展工作,它能見度高。而‘入地’則需要鉆探很復雜的地層。在鉆探的過程中,還會遇到坍塌、漏水、石塊掉落等問題。越打越深,越來越困難,一些地層你想不到,也看不到?!?/p> 還有句話是“方法總比困難多”。在李大兜團隊中,不僅有00后新入職的技術員,還有已經退休返聘的老地質專家。老中青的班組搭配,讓任何困難變得迎刃而解?!澳贻p人的思路比較開闊,根據(jù)施工的情況,集中各方面的思路進行找礦勘探,共同探討如何在深部找礦做出一定的成績。”山東省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院返聘地質勘查專家肖武說。 采訪期間,我們發(fā)現(xiàn)李大兜走路的姿勢不太自然,到哪都帶著一個坐墊。經過詢問得知,原來在半月前,李大兜剛剛做了一場手術,但為了盡快交付地質樣本,他沒等手術痊愈就繼續(xù)投入工作。 在大伙齊心協(xié)力下,勘查項目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不僅按照設計深度取出礦石樣本,他們還將探索孔打到了1932米,為今后開發(fā)更大深度的金礦獲得了數(shù)據(jù)支持。克服突發(fā)情況、準時完成任務的背后,離不開李大兜團隊的辛苦付出。就拿李大兜來說,來單位已經整整21年了,卻長期在外地工作,每年出野外的時間8個月以上,家里各種事兒幾乎指望不上李大兜。好在結婚前,他已經跟妻子打過“預防針”,但對于孩子,李大兜卻充滿了愧疚。“小孩這邊兒虧欠太多了!”但李大兜表示,他不后悔從事勘查工作,因為他的理想就是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金礦“診脈人”。在這過程當中,他自身也如一顆礦石般,在冶金爐中得到試煉?!澳憧催@個礦山,金礦石處理量從日生產150噸一下增長到1200噸,這是一個很有成就的事。就是想把工作再做得好一點,在這里能留下自己的足跡、自己的成績?!?/p>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