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石榴巷里的除夕
2025-01-29 10:28:58? ?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原創(chuàng)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白素君 杜建輝 1月28日,除夕。 石榴巷里熱鬧非凡。男女老少,各族家庭成員們早早便忙碌起來,在巷口的拱門上掛好紅燈籠,家家戶戶貼上春聯和福字。 石榴巷全長800多米,住著18戶人家,它是尉犁縣興平鎮(zhèn)達西村最有名氣的一條巷道。 “石榴巷里有沒有石榴?” “沒有!” “那這里有什么?” “有紅石榴一樣的真心?!?/p> 每當有人問及石榴巷時,這里的村民總是這樣自豪又篤定地回答。 達西村也不簡單,它攬獲了“全國小康建設明星村”“中國美麗休閑鄉(xiāng)村”“南疆第一村”等諸多榮譽。 在村民石樹文家,點心、糖果擺滿了餐桌,女人們圍坐在一起包餃子,在一聲聲“上菜嘍!”的吆喝聲中,胡辣羊蹄、爆炒牛肚、蒜蓉扇貝、香酥帶魚和蘑菇大盤雞等菜肴逐一上桌。 “今天,我們一起過春節(jié),祝福各位兄弟姐妹身體健康,我們永遠是一家人,石榴花歲歲盛開?!?1歲的老周率先舉杯,飽含深情地開啟了當天年夜飯的祝福。 阿不力克木·木沙、吐爾遜·司馬衣、石樹文等其他村民也你一言我一語,有人回顧過去一年石榴巷的變化,感慨發(fā)展帶來的喜悅,有人展望新歲,暢聊未來的打算。 18個家庭,72位村民,6年來,每年春節(jié)一起吃年夜飯的傳統(tǒng)從未間斷。共品佳肴、互道祝福,生活在石榴巷的人們,鄰里之間還有一個共同的約定:不管大人小孩,把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的家風,一代代傳承下去。 愛管閑事又很有威望的老周,名叫周金山,他在石榴巷出生長大,對村里的各項惠民政策、村民補貼都了如指掌,他常給村民答疑解惑,外界一有新鮮事,他就迫不及待地分享給鄰里。遇上誰有難處,他更是二話不說,擼起袖子就幫忙。 “石榴巷里有9戶維吾爾族家庭,9戶漢族家庭,不分你我?!崩现苷f,他教鄰居阿不力克木·木沙種植技術、鼓勵他購買收割機、承包土地。 阿不力克木去年賺了60萬元,大家都來討教致富秘訣,“我家250平方米的小二樓和3輛車,都是老周傳幫帶的結果。這些年,不管是種地還是買設備投資,我都要請教他,我倆天天串門,親如兄弟。” 阿不力克木得知石樹文家300畝果樹,由于管理和技術欠佳出現枯死,第一時間組織石榴巷的人,一起到果園幫忙修剪病枝;得知村里兩名殘疾人需要輪椅,他立刻買了送過去。 “我們巷子里的村民家從來不鎖門,不管遇到啥困難,大家都會擰成一股繩?!笔瘶湮恼f。 記者看到,在石榴巷每家門的標識牌上寫著:無私大愛之家、自主創(chuàng)業(yè)之家、科技致富之家…… “這些年,巷子里的人經常買我家的驢奶,還發(fā)朋友圈幫忙宣傳,生活在這樣的大家庭里,我心里暖,干啥都有勁!”養(yǎng)驢專業(yè)戶吐爾遜·司馬衣說,多年來“有馕掰開了一起吃”在石榴巷里已經成為一種傳統(tǒng)。 如今,達西村人均收入3.92萬元,村里的廠子多了,商鋪多了,牛羊多了,團結友愛的氛圍更濃了,全村500多戶村民,有318戶村民結成民族團結對子。 “我們這里沒有石榴,但有比石榴籽還寶貴的人心……”吐爾遜說著彈起了吉他,石榴巷里傳出陣陣響亮的合唱: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錯……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