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火丁“把場” 話不多 心忐忑
2019-02-21 16:38:30?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責任編輯:吳靜 吳靜 |
張火丁“把場” 話不多 心忐忑 張火丁與宋小川齊力為李林曉的專場演出護航 李林曉攜《白蛇傳》亮相長安大戲院 2月16日、17日,李林曉京劇專場演出鳴鑼開場,在這兩天里,李林曉將分別攜《白蛇傳》《春閨夢》兩出經(jīng)典劇目亮相長安大戲院。 著名表演藝術家葉少蘭、程派名家張火丁以及國家京劇院小生名家宋小川將齊力護航,出任此次李林曉專場演出的藝術指導。 在2月16日晚的首場演出之前,作為李林曉老師的程派名家張火丁特意趕到后臺,陪著李林曉化妝,并在演出的時候給學生“把場”。在后臺接受北京青年報專訪,談起學生演出和自己演出的不同感受時,張火丁忍不住長出一口氣說:“挺緊張。學生演出我是很擔心的,甚至更忐忑一些?!?/p> 不在演出前過多打擾 讓學生保持良好狀態(tài) 2014年,在孟憲瑢老師的引薦下,在戲曲學院讀研究生的李林曉結識了張火丁,二人的師徒緣分就此開始。2015年11月,中國戲曲學院張火丁京劇程派藝術傳承中心正式掛牌成立,隨即又開辦了張火丁京劇程派藝術人才研習班,面向全國選拔招收十位程派學員,接受張火丁“一對一”的授課傳藝,李林曉憑實力躋身學員行列。雖說是學員,但也是相對比較成熟的青年演員。 張火丁特別重視和學生之間的親密交流,她喜歡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但是只要一演出,張火丁比學生還緊張,演出前在后臺陪著學生們化妝,演出全程她還會站在后臺為學生們“把場”。所謂“把場”,是指演員演某一劇目因經(jīng)驗不足等原因,由師長在側幕照應把關,以穩(wěn)情緒。 據(jù)張火丁回憶,自己在戲校學習的時候,老師也是這么給自己把場,“老師基本上都是站在后臺邊上,因為我們當時比較小”。 張火丁自己演出時就堅持提前3小時到場默戲,將具體唱腔、臺詞、身段在腦子里過一遍。如果條件允許,她會盡量保持化妝間里只有自己一個人,開場前十分鐘起,便不再開口說話。所以當看到穿梭在化妝間的人們,張火丁害怕打擾到李林曉演出前的狀態(tài),一向慢條斯理的她忍不住道:“她快來不及了,就要上臺了?!?/p> 雖然言語間透露著一絲著急的味道,卻還是一如既往的輕聲慢語。在給自己學生把場的時候,張火丁也堅持不在演出前打擾學生,她對北青報記者說,“有些話之前都說完了,演出之前也不會對學生說太多,因為她要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tài),盡量不去打擾她。” 每周三四天在“跑圓場” 張火丁稱這一行得勤奮 生活中的張火丁和舞臺上一樣天然素凈,一身黑色大衣,娥眉淡掃略施脂粉,別有一番韻味。雖然話語不多,但她保持著婉轉淡定的語調,簡短的話語中透著不矯飾的真誠。 直到現(xiàn)在,張火丁還保持每周至少三四天的時間“跑圓場”,就是繞著練功房一圈一圈走臺步,一次一二百圈,走時必穿寬腿褲,那樣才能對著鏡子校正膝蓋的動作幅度。此外她還保持每周去琴師家里吊嗓的習慣。 對此,張火丁說,“我們這一行得勤奮,沒事的時候得多練,無論你多大年紀了,如果你想上舞臺就要堅持下去,如果你不練了,一旦演出,在臺上就會生疏,觀眾就看得出來。”張火丁不但自己堅持練功,她也會要求學生們堅持這么做,“這是必需的,學生必需得這么做。每天都要練功、練戲,必須要勤學苦練”。 程派創(chuàng)始人程硯秋先生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唱法,程派藝術在傳承上也有不同的處理和發(fā)展,這些不同并沒有影響到張火丁的教學。她在教學生的過程中很少去考慮這么繁瑣的東西,“我不太會去考慮這些方面,我自己覺得怎么樣唱好我就怎么教,沒有那么多復雜的東西?!?/p> 如今,張火丁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教學上,每年演出的場次很少,所以對于“燈”迷(張火丁戲迷)來說,張火丁的每一場演出都特別珍貴,演出票有時候比春運火車票還難搶,每次演出票半小時內(nèi)肯定會賣光,有時候幾分鐘就賣光了。所以很多“燈迷”都眼巴巴地盼著張火丁能多演幾場,然而在談起今年的演出計劃時,張火丁卻顯得很隨緣,“聽學校的安排吧,都還沒有正式確定。” 文/本報記者 田婉婷 攝影/本報記者 王曉溪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