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王歸來》的秘密有多少?
2019-03-11 10:05:46?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責任編輯:吳靜 吳靜 |
《偶王歸來》的秘密有多少? 北青報《后臺》欄目探訪中國木偶劇院 高舉木偶對女演員臂力和體力要求極高 李雅茹在表演時,會隨著手中木偶祝英臺的水袖翩翩起舞 對于戲曲演員來說也屬繁難的水袖、翎子功、帽翅功,被小木偶傳神演繹;一人分飾兩角的蒙古摔跤;小木偶空手接飛叉……一臺匯集了中國木偶劇院看家絕活的木偶演出《偶王歸來》,3月3日上午在中國木偶劇院上演。北京青年報視頻直播欄目《后臺》于當天上午走進中國木偶劇院,探秘小木偶并對話賦予它們生命的那群藝術家。 看家陣容 一年集結演出不超兩次 據(jù)悉,整臺演出匯集了中國木偶劇院的表演精英力量,藝術總監(jiān)王磊表示,“我們拿出的是每年演員進行專業(yè)考核時的看家節(jié)目,很多都是國內外比賽的金獎作品,這樣的陣容集結每年亮相舞臺的次數(shù)也不會超過兩次?!?/p> 《真假孫悟空》《鶴與龜》《惜春打虎》《梁?!贰峨u斗》《民族大聯(lián)歡》《遠方》等節(jié)目,或傳統(tǒng),或新創(chuàng),或傳統(tǒng)與新創(chuàng)相融合,有些表演技巧甚至是從捷克等木偶大國學習而來,展示著木偶表演的昨天與今天。 開演之前 最后磨合是必備環(huán)節(jié) 距離開演還有一個半小時,王磊招呼所有演員上舞臺,這是木偶劇院每逢重要演出前的必備環(huán)節(jié)。此時,木偶舞臺特有的1米7高的遮擋帷幕也隨之降下,雖然每個節(jié)目都堪稱千錘百煉,但參與群體配合節(jié)目的演員還是手持木偶進行著最后的磨合。 據(jù)悉,1米7的帷幕是按照平均身高設定的,但對于身高略矮的女演員或是身高超過1米8的男演員來說,無形中增加了難度。王磊說,“女孩需要把木偶高舉過頭頂,一場演出下來,對臂力要求很高。而對于高個子男演員來說,為了不穿幫,則需要全程彎腿、身體后仰,挺痛苦的?!?/p> 整場演出儼然一場木偶傳承的穿越之旅,《鶴與龜》取材于古典故事,其中的鶴是早年間木偶制作大師的作品,可謂不折不扣的古董級。而《遠方》中高4米的燈偶則是結合了當代科技的創(chuàng)造,保留了杖頭木偶的操作方式,不過由于體型巨大,需要5個人同時操作。 人偶合一 木偶臺上舞 腳下走圓場 木偶劇院的領銜主演李雅茹雖是活躍舞臺多年的木偶表演藝術家,但至今仍舊一副笑語盈盈的娃娃臉。此次的演出中,她承擔著《惜春打虎》和《梁?!穬蓚€重頭戲的演出。兩個節(jié)目分別是其創(chuàng)作于去年以及十多年前的代表作。都說木偶表演是一個二次傳導的過程,需做到人偶合一,表演中,李雅茹隨著手中木偶祝英臺的水袖翩翩起舞,腳下也是走著戲曲圓場;而到了《惜春打虎》,她的表演則完全轉換風格,從柔美變成了英武帥氣,操縱手柄讓小木偶握住頭上的翎子,并從上往下捋,再帥氣地松開,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其中惜春空手接飛叉的精彩瞬間更是贏得了后臺演職員的一片掌聲。 作為女演員,不僅要舉著六七斤的木偶,還要操縱木偶上下翻飛,對臂力和體力要求極高。據(jù)李雅茹介紹,她從1988年進入北戲木偶表演專業(yè),到今天已經31年了,前三年便是進行枯燥的舉功練習,“從1分鐘到5分鐘,再到1個小時,就是這么練出來的?!彼炎约憾嗄陙淼膹乃嚱洑v概括為堅守和傳承,“《梁祝》創(chuàng)排之初,我們在國外演出,總覺得水袖舞得不理想,中午大家都休息了,我一直在練,既然選擇了木偶,在傳承技藝的同時,我們這代演員一定要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p> 文/本報記者 郭佳 攝影/本報記者 王曉溪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