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做記者,受到政府宴請屈指可數(shù)。在這些少之又少的機會中,《環(huán)球時報》記者感受到,德國各級政府的宴請雖然簡單,但很體面,充分顯示了節(jié)約、高效的作風(fēng)。
幾年前,記者因為參與一個推進中德交流的項目,受到德國北部小城沃爾夫斯堡市的邀請。沃爾夫斯堡是德國大眾汽車集團所在地,經(jīng)濟實力雄厚。記者看到,請柬上不僅寫明活動的時間、地點、參加大會的主要人物、活動的程序,還寫著賓客每人可得一杯香檳以及自助餐,最后是市長親筆簽名。
晚宴在博物館大走廊舉行。兩百多位穿著晚禮服的賓客濟濟一堂。晚宴實在不算豐盛,且不說連坐的椅子都沒有,飯菜質(zhì)量跟國內(nèi)相比差得很遠:每人除一杯香檳外,還有蔬菜沙拉、火腿腸、奶酪等冷盤,熱菜也就番茄汁燒的肉團子、意大利面食和蒸土豆,桌上還放著一條條長面包,但得自己動手切。記者估算了一下,每個賓客所需的費用也就兩歐元左右。但東道主一位文化領(lǐng)域的官員卻說,“這飯菜比一般晚宴豐富得多”,平時官員請客很多時候得自己掏錢。不過,在小樂隊的現(xiàn)場演奏下,當(dāng)晚賓客們有說有笑,氣氛很好。晚宴最后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幾位服務(wù)員拿著捐款箱,給兒童公益組織募捐。賓客們自愿拿出幾歐元放進捐款箱中,也算沒有“白吃”政府的晚宴。
還有一次是去年9月,記者與中德兩國資深媒體人一起參加德國外交部組織的“中德媒體對話活動”。主辦方在會議第一天特別強調(diào),這次活動級別很高,所以還特別在當(dāng)天安排了一次“規(guī)格較高”的宴請。宴請被安排在德國外交部的職工食堂里。在職工食堂,記者看到,菜譜中主要供應(yīng)幾種套餐,價格在3歐元到6歐元不等,還有自助的沙拉等。無論部長還是普通工作人員都在這里就餐。
食堂上面一層就是外交部為賓客“開小灶”的地方。大堂里放著三張長桌。兩張長桌邊已經(jīng)坐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罩囊粡堥L桌,是為我們準(zhǔn)備的,上面鋪了白桌布,整齊地放著發(fā)亮的餐具。等大家坐下,德國外交部一位官員致賀詞。之后,就是用餐時間。主人為大家準(zhǔn)備了“三道菜”:沙拉、德國特色主食、甜食。此外,主人還為每個客人提供一杯飲料。一個半小時后,官員說用餐時間結(jié)束,大家互相道別。雖然來自國內(nèi)的同行驚訝德國“外交級別”的宴請如此簡單,甚至不如德國人的家宴,但又不得不佩服這種宴請的實在和體面。
后來,與德國一些官員聊起此事才知道,德國各級政府雖然也有宴請,但請客的目的是雙方進行思想交流、聯(lián)系工作、討論問題。因此,他們把禮儀氣氛看得很重,吃只是很次要的方面,一般不在食物的質(zhì)量和數(shù)量上考慮太多,主要是營造一種自在、舒適的交流環(huán)境。即使在吃喝上花費這么少,官員在請客之前也要填寫“請客計劃”,吃完飯后,還要報告請客效果等等。
- 2010-01-21每個人都在罵公款吃喝每個人都深陷其中
- 2010-01-21“特殊食堂”不能成公款吃喝的樂園
- 2010-01-20貴州一企業(yè)職工街邊“曬”接待煙酒 曝公款吃喝
- 2009-11-28公車私用公款吃喝,所有公款私用都應(yīng)嚴(yán)懲
- 2009-11-23公款吃喝入罪也可能被架空
- 2009-11-23“揮霍浪費罪”能治公款吃喝嗎
- 2009-11-22人大代表建議設(shè)“揮霍浪費罪”遏制公款吃喝應(yīng)酬
- 2009-11-15公款吃喝“領(lǐng)刑”的標(biāo)本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