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金邊11月25日電 柬埔寨25日為“11·22”金邊鉆石橋嚴重踩踏事件的遇難者進行全國哀悼。截至目前,這一悲劇造成至少347人死亡,395人受傷。警方認為人流大系踩踏主因,專家鑒定鉆石橋依然堅固。
當?shù)厝A文報紙《華商日報》向中新網(wǎng)提供信息說,金邊市警察局長杜那洛于25日在事故悼念現(xiàn)場接受多家媒體訪問時指出,從幸存者的描述及現(xiàn)場所掌握的證據(jù),可以認定人流量過大是導致本次踩踏事件發(fā)生的主因,而事發(fā)時受害者的恐慌心態(tài)、爭相踩踏逃命更加重慘劇發(fā)生,圍觀者的堵塞也延誤了最佳的求援時間。他同時駁斥了英、美媒體關于觸電致死、幫派火拼等不實說法。
還原當晚真相
根據(jù)官方信息和有關當事人的介紹,媒體對當晚真相進行“還原”:
11月22日晚,柬埔寨傳統(tǒng)節(jié)日“送水節(jié)”最后的一晚,連日的煙花表演秀及最后的狂歡,吸引了將近四百萬人聚集于洞里薩河畔。精彩的煙花表演結束后,大批年青人依然意猶未盡,開始沿著河邊涌入鉆石島,參加島上的音樂會準備徹夜狂歡。途中經過層層的關卡,人潮不斷的累積疊加,年青人于是逐漸滋事起哄,叫囂執(zhí)勤警察。
現(xiàn)場人流在越擠越密集的同時,許多人為爭取時間,趁早進入,開始爭相違規(guī)逆行穿越鉆石橋,并與橋上出來的人流互不相讓,推來擠去致使現(xiàn)場有人開始暈眩,跌倒于地,由此引發(fā)恐慌,青年人趁機大聲起哄,為爭奪空間更加大力推擠,兩岸的圍觀者卻不明真相的一擁而上,悲劇因此一發(fā)不可收拾地產生。
金邊市警察局長杜那洛及甘密醫(yī)院院長都證實,死者大都因恐慌過度,將體力耗盡,互相踩踏窒息而死,部分溺水者,也可能是被后者跳入時因踩踏力度過大而致死。
橋體依然堅固 觸電、橋梁斷裂皆系謠言
由于出事地點是在橋上,引發(fā)了眾多猜疑,《華商日報》記者特別專訪了當?shù)貥蛄涸O計建筑權威、鉆石橋承建方亞洲建設有限公司楊總工程師。他指出,鉆石橋橋長100米、寬8米,有效承載為280噸,設計安全承載為560噸。從設計、施工到驗收都合乎安全標準,并且針對節(jié)日人潮的特點,將設計系數(shù)提高到為2.0,比普通橋梁的1.2至1.5高出許多,意即為全橋上站滿近萬人,大橋也一樣安然無事。因此意外發(fā)生后,橋體依然保持完好就是最好的見證。
針對觸電一說,以普通的常識就可知道,如若真發(fā)生漏電事故,后果更不堪設想。這位總工程師還是從專業(yè)的角度指出,橋梁上的彩燈全為時下最為節(jié)能的LED燈具,電線上的電壓僅12伏,對人體根本沒有影響,也不會因破損漏水等意外導致電壓突增。所以觸電說純屬無稽之談。
針對橋身寬度的問題,他表示,問題不在橋寬,而是當時的人流,如果橋身做寬了,傷亡人數(shù)可能因人流過多而造成更大悲劇。
針對溺水致死的問題,他也做了詳細的說明,當時水并不深,僅為1米3左右,越橋跳水者可能因體力耗盡,或被后者跳入時所踩到。
針對橋梁晃動問題,楊總工程師指出,其實每座橋梁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晃動,當你立足于莫尼旺橋上,大型車輛經過時,這種感覺尤為強烈。從安全系數(shù)出發(fā),橋梁設計得越安全,可晃動的范圍也相應越高,該橋梁是一座懸索橋(即吊橋),屬于柔性橋,合理的上下振動是此類橋的特點,因此都選用強度高、韌性強的高新科技材料。事發(fā)當時,盡管橋上人流密度已達到極限的每平米12人,以每人50公斤計,都屬于可承載范圍,也會產生輕微地晃動,但全屬于正常范圍之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