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坎昆12月4日電 (記者 李洋)中美青年代表當地時間3日與現任美國代表團團長潘興(Jonathan Pershing)在坎昆聯合國氣候大會會場一隅舉行了會面。12月3日是聯合國的“青年人和未來一代日”。活動主辦方認為,中美兩國青年間建立伙伴關系和有效合作可以促進中美兩國在環(huán)境問題上達成更多的共識。
青年代表與潘興的見面會持續(xù)了20分鐘,期間中美青年各選代表向潘興提出了感興趣的話題。中國青年團領隊李莉娜首先對中美兩國政府代表間的合作提出了問題,并希望其從個人經歷闡述中美青年在尋求合作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戰(zhàn)和機會。
潘興坦言作為政府官員,兩國在談判中的代表必須要將涵蓋政治、經濟、資源等多領域的問題綜合考慮以做出回應。青年應該選擇特定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給國家更多的建議。
潘興說,以他個人的經歷,語言將是最大的困擾。交流中的每一個詞匯都有重要的影響,在國際談判中,專職的翻譯都會因為將一兩個單詞表達的不夠確切使談判產生誤解。
潘興表示,他非常支持中美青年交流,以便聯系更多的青年、非政府組織人士,以及政府官員。大學間的交流是一個途徑,國際間的氣候變化行動網絡也是非常好的資源。
另悉,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主席帕喬里當天會見了參加坎昆會議的中國青年代表。青年代表史湘瑩向帕喬里介紹了中國青年參與氣候變化活動的歷史以及此次坎昆之行的意義,隨后向帕喬里提出了IPCC工作模式、科學事實如何影響政策制定、個體如何參與氣候變化活動等問題。
帕喬里表示,青年人是人類的未來,科學事實已經非常清晰地表明氣候變化的嚴重性。如果人們不改變生活方式會對生存環(huán)境產生更多的危害。作為來自發(fā)展中國家的青年,應該更加重視節(jié)約資源,與政策制定者產生互動,用積極地力量影響周圍的人生活的更健康、更綠色。(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