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機構預測8級余震
據日本《讀賣新聞》14日報道,日本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等多個研究機構認為,3月11日日本大地震發(fā)生后,由于日本海溝東側的海洋板塊受到牽拉的力增強,在大地震震源地的東側,很可能發(fā)生里氏8級余震。這些研究機構甚至認為,一個月內發(fā)生這種規(guī)模的大地震并引發(fā)海嘯也是可能的。
3月11日發(fā)生的里氏9.0級日本大地震,是由于互相擠壓的海洋板塊和陸地板塊的交界面遭到破壞而引起的。周邊地殼的應力因此出現(xiàn)變化,誘發(fā)整個日本東部地區(qū)頻發(fā)地震。
據報道,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地震地質學副教授遠田晉次根據全球定位系統(tǒng)的觀測數(shù)據,發(fā)現(xiàn)海洋板塊內部受到牽拉的力正在增強。他認為,這與1896年6月15日的明治三陸地震(里氏8.2級至8.5級)發(fā)生37年后,又引發(fā)了昭和三陸地震(1933年3月3日,里氏8.1級)的機制是相同的。
據美國《科學美國人》雜志4月7日刊登的一篇余震問答文章,加州理工學院地震工程研究所實驗室主任托馬斯希頓也認為,里氏9級地震之后會發(fā)生多次余震,其中通常會有一次里氏8級左右的余震,10次里氏7級左右的余震,以及100次里氏6級左右的余震。
■鏈接
東電拒絕單獨賠償災民
東電社長清水正孝14日向全國農協(xié)中央會會長茂木守致歉。“(輻射泄漏)引起麻煩,我們深表歉意,”他說,“我們誠懇接受抗議?!?/p>
談及賠償,清水說,東電可能支付前期補償。他同時重申,任何整體賠償決定都將與日本政府協(xié)商一致后作出。
他拒絕獨自承擔泄漏責任。他說,東電在準備應對自然災害方面已“竭盡全力”,而且按照政府所有指導方針采取措施、防止核電站受損。
核電站事故發(fā)生后,東電在初期應對、危機管理和信息公開等方面受到指責。
面對指責,清水否認東電在事故初期應對遲緩。他說,盡管最初幾小時內自己身在西南部城市大阪,但與企業(yè)主管保持經常聯(lián)系。
不過,日本《讀賣新聞》報道,直至福島第一核電站電力供應中斷的第二天上午10時12分,即清水返回東京總部后12分鐘,東電才對1號機組采取減壓措施。
經濟產業(yè)大臣海江田萬里先前預計,東電一次性支付給每戶遭疏散居民、受災農民和其他受核電站事故影響方的補償金為平均100萬日元(約合1.2萬美元)。
美國摩根大通公司估計,東電需在4月1日開始的本財政年度內支付大約2萬億日元(240億美元)補償金。
- 2011-04-14福島核電站周邊住民成"輻射難民" 屢遭輻射"歧視"
- 2011-04-14高清組圖:東京電力公司公布福島核電站最新照片
- 2011-04-14福島核電站積水水位下降 4號堆部分燃料棒受損
- 2011-04-14福島核電站6萬噸高放射性積水待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