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電力公司17日宣布,希望6到9個月后,福島第一核電站反應堆進入“低溫停止”狀態(tài)。但要按時完成這一目標絕非易事。這兩天,核電站2號機組疑似有新的污水泄漏點出現。
東電17日首次提出核事故處理時間表,共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目標是1號至4號機組放射性物質泄漏穩(wěn)定減少,所需時間3個月左右;第二階段目標是基本阻止放射性物質泄漏,所需時間3至6個月。兩個階段合計所需時間6至9個月。
第一階段主要任務是恢復反應堆冷卻系統(tǒng)功能、防止1號到3號機組發(fā)生氫氣爆炸、阻止2號機組高放射性污水泄漏入海等。第二階段主要任務是讓反應堆“低溫停止”,此外還要采取措施把損毀嚴重的機組建筑罩起來。
東電會長勝俁恒久在當天下午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說,反應堆只有進入“低溫停止”狀態(tài),即反應堆核燃料溫度處于100攝氏度以下,才能控制住放射性物質的泄漏。
針對東電提出的時間表,日本首相菅直人說:“稍微前進了一步?!?/p>
但完成這個時間表不會一帆風順。就在勝俁恒久宣布時間表的30分鐘前,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至6號機組共用乏燃料池的冷卻系統(tǒng)電源短路。東電稱,3個小時后,冷卻功能才重新啟動,共用乏燃料池水溫基本沒有變化。
2號機組高放射性污水也令人擔憂。2號機組水閘附近海水放射性物質濃度16日上升到15日早晨時的數倍以上。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對此表示,不能排除出現新的污水泄漏點的可能。東電17日也表示,因擔心高放射性污水泄漏入海,決定加強對周邊海域放射性物質的監(jiān)控,以查明情況。
東電認為,核電站搶修工作面臨余震、臺風等九大問題?,F階段主要問題包括機組可能發(fā)生氫氣爆炸、反應堆受損安全殼密封工作久拖不決、反應堆冷卻用電源無法恢復等;接下來核電站還可能面臨夏季雷電和臺風等自然災害的破壞。
- 2011-04-17日美同意就平息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進行密切合作
- 2011-04-17日本出動無人駕駛飛機調查福島第一核電站情況
- 2011-04-17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海水輻射量激增 超標6500倍
- 2011-04-16東電公開福島第一核電站3、4號機組乏燃料池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