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東京8月28日電 (記者 孫冉)8月29日中午,日本民主黨將誕生新黨首,同時也意味日本新一屆首相的誕生。前原誠司、野田佳彥、海江田萬里、馬淵澄夫和鹿野道彥這5位候選人,將在決戰(zhàn)前夜為爭取398名議員的“垂青”而奔走。
根據最新民調,前原誠司依然以最高支持率遙遙領先。在富士電視臺的新首相人選調查中,前原以53.6%勝出,海江田6.2%,野田5.0%,馬淵3.4%,鹿野1.0%。
29日的選舉將由民主黨在國會中的407名議員行使投票權,因其中9人被停止黨員資格,實際有效票為398張。只要候選人獲選票過半,即200張票,就能直接勝出。否則,將在票數最多的前兩人中進行二次競選。
雖然有輿論指出選舉勝負多半決定在小澤派手中,但民意的指向或將影響民主黨內的其他派系的投票走向,使這場選舉成為海江田和前原兩個人的比拼。
前原誠司和野田佳彥分別屬于支持菅直人政權的主流派,但因為分別參選而分裂。前原雖是最年輕的候選人,但卻經驗豐富,曾任國土交通大臣兼沖繩和北方四島的對策大臣,后來更擔任外務大臣。此外,前原在黨內人氣始終領先,在民意調查中也是未來首相的最佳人選。
作為前原師兄的野田,其經驗卻略遜一籌,僅擔任過一年的財務大臣。不過,野田在金融界人脈極廣,對當下的日元升值等問題頗為權威,而且野田也獲得了在野黨自民黨高層的認可,為朝野兩黨的聯合執(zhí)政提供可能。
而近日人氣驟升的海江田萬里則因后援為黨內最大勢力小澤一郎和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而占據有利形勢。海江田作為經濟產業(yè)大臣,是本次福島核事件的最高負責人,他把握著日本經濟命脈之一的核電發(fā)展走向,在地震后飽受矚目。
根據目前的形勢,海江田穩(wěn)獲小澤一郎派和鳩山由紀夫派的120張票,雖領先但并不能保證第一輪就過半數。如果進入第二輪,他很有可能被前原和野田的聯手反超。
馬淵澄夫則以無派系自稱,獲得年輕議員的廣泛支持。馬淵在5位候選人中資歷最淺,只做過半年的國土交通大臣。但在地震后,他第一時間被任命為首相輔佐官具體負責福島核事故,并作為唯一的國會議員進入第一核電站內視察,樹立起親民形象。
鹿野道彥則獲得了黨內中間派的支持,在候選人中資歷最深。早年出身自民黨,后轉投民主黨。在兩黨執(zhí)政時期都曾入閣擔任過農林水產大臣,對民生問題較為權威。
5位候選人各具優(yōu)勢,但因為本次選舉并非全國投票,故本次選舉更多是民主黨內各派勢力的角逐。目前看來,民主黨內最大勢力小澤派支持的海江田萬里暫時處于領先地位。
在這兩天競選前的激戰(zhàn)中,同小澤的關系,成為海江田被攻擊最多的問題。在8月27日的記者會上,當記者不斷追問海江田會是否會恢復小澤一郎的黨員資格時,海江田一度拋出“我不是小澤一郎!”以表示自己的不快。
與此同時,前原28日在5候選人電視辯論中向小澤派伸出橄欖枝,稱如果當選首相會啟用小澤派議員。此舉被看作前原有意分裂小澤陣營。
2010年9月的民主黨代表選舉中,代表反小澤派的首相菅直人和小澤一郎同臺競爭,最終菅直人以大比分反超小澤,正說明了小澤勢力并非神話。
日本政治經濟評論家石井一二認為海江田萬里勝券在握。他告訴中新社記者:小澤會嚴陣以待第一輪選舉,前原和野田沒有合并競選分化了選票,增加了他們在第一輪被淘汰的幾率。而前原人氣雖高,可他3月剛因接受外國人政治獻金而辭職,黨內很多人依舊對此持有微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