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綜合癥”沖擊世界 專家稱勿將核能當災難
www.fjnet.cn?2012-03-12 15:57? 孫秀萍 李珍 紀雙城 蕭達 楊明 青木 王剛 汪析 柳直?來源:環(huán)球時報 我來說兩句
據(jù)3月12日出版的《環(huán)球時報》報道,日本“3·11”災難中,地震和海嘯的影響基本限于日本一國,但它仍被視為“全球性事件”,最大原因就是核泄漏在全世界引發(fā)的沖擊波。法國、英國和美國在福島事件之后,宣布將控制建新的核電廠,德國和瑞士聲稱退出核能。 “強大的核能將會讓整個沙漠、冰封的極地變成伊甸園?!弊钚乱黄谟督洕鷮W家》在引述一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名言時指出,從軍事層面來看,這個美好愿望已經落空,而從民用角度來說,福島核危機打破了人類維系20多年的核安全,讓人不得不承認一座座核電站就是一個個“巧克力工廠”,風險始終存在。 “福島綜合癥。”英國伯明翰大學核物理教授馬丁·福勒11日在卡塔爾半島電視臺撰文抨擊這種現(xiàn)象。他說,福島核泄漏引發(fā)全球對核能的反彈,但是,“3·11”災難中,是大地震引發(fā)的海嘯殺死了1.9萬日本民眾,但福島卻被習慣性地貼上了“災難”的標簽。他強調要認識到“福島核電站建于上世紀70年代,技術落后現(xiàn)在幾十年”。 福勒稱,人們對輻射感到恐懼,事實上,這個世界充滿著各種輻射,我們的身體對此已經適應了。在一些國家,比如印度和巴西,人們生活的環(huán)境中輻射比英國要高20-200倍,但沒有發(fā)現(xiàn)這會產生基因上的消極影響。一些專家甚至認為或許需要某種程度的輻射來刺激我們的免疫系統(tǒng)。當前,存在太多的“我知道”、“我堅決相信”,這些觀點經常來自一些有影響的人物,其實對錯并未分明。(駐日本、英國、美國、法國、德國、韓國記者 孫秀萍 李珍 紀雙城 蕭達 楊明 青木 王剛 汪析 柳直)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3-12]日本地震周年災區(qū)重建任重道遠 災民不敢要孩子
- [ 03-12]日本地震災后重建"三重門" 野田佳彥:十年復興
- [ 03-12]野田佳彥:十年實現(xiàn)東日本地震災區(qū)復興
- [ 03-11]日本地震 周年
- [ 03-11]重建希望——日本地震災區(qū)今夕照片對比
- [ 03-06]日本地震周年海嘯垃圾處理緩慢 難覓對口援建
- [ 03-06]日本地震后海岸人口共減少5.5萬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