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國家相繼降息 集體實施貨幣寬松政策
www.fjnet.cn?2012-11-08 09:25? 趙遠方?來源:國際在線專稿 我來說兩句
匈牙利、捷克的經濟形勢更加嚴峻,連續(xù)數(shù)個季度出現(xiàn)環(huán)比萎縮,均陷入了“二次衰退”局面。兩國經濟預計今年都將出現(xiàn)-1%左右的萎縮。更糟糕的是,匈牙利歐爾班政府由于在國內法律、政策問題上態(tài)度強硬,與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關系都處于僵局。匈牙利在去年底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申請貸款援助,但雙方的談判時斷時續(xù),直到現(xiàn)在還未達成任何協(xié)議。而歐盟表示要從2013年中止向匈牙利發(fā)放總額為4.95億歐元的發(fā)展援助資金,這對于銀根緊張的匈牙利無異于雪上加霜。遲遲得不到外部援助的匈牙利只能自救。因此,盡管匈牙利目前的通貨膨脹率達6.6%,高居歐盟榜首,匈央行還是不得不舍通脹而求增長,自8月份以來連續(xù)3次降息,而且預計近期還將繼續(xù)降息。 捷克政府也有自己的麻煩。為了在明年年底將財政赤字水平達到歐盟規(guī)定的標準,捷克正在實施嚴格的財政緊縮政策,無法利用大規(guī)模投資來拉動經濟。通過降息刺激內需成為捷克當前最現(xiàn)實的選擇。自9月份以來,捷克連續(xù)兩次降息,將基準利率降到了歷史最低的0.05%,進入事實上的零利率階段。由于目前的利率水平封殺了通過貨幣政策進一步刺激經濟增長的調節(jié)空間,一旦經濟增長仍然無法達到預期,捷克央行就只剩最后一張牌,通過介入?yún)R市壓低捷克克朗的匯率,以拉動出口,促進經濟復蘇。 從全球范圍來看,東歐國家的降息措施與美國、日本、歐盟近期為應對經濟危機所采取的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一脈相承。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刺激經濟需求,帶動增長,但也可能引發(fā)諸多潛在風險。降息一方面容易導致通貨膨脹,放大資產泡沫,另一方面,隨著歐美量化寬松政策帶來的“輸入型通脹”,貨幣被動升值等負面影響逐漸顯現(xiàn),東歐金融、貨幣市場的局勢將變得更加復雜。屆時,東歐國家央行在如何尋求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之間的政策平衡上,將面臨嚴峻挑戰(zhàn)。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6]九月CPI漲1.9%重返1時代 降息降準時點或延后
- [ 10-15]九月經濟數(shù)據(jù)今日公布 四季度降息降準預期升溫
- [ 10-15]9月經濟數(shù)據(jù)今公布 降息預期升溫
- [ 10-04]今年央行已兩次降息 當下理財“穩(wěn)”為先
- [ 09-24]機構預測今年GDP或勉強達標 降準降息仍有必要
- [ 08-28]興業(yè)銀行經濟學家魯政委:預計年內不會再次降息
- [ 08-21]廈門銀行大多按年調息 降息后房貸月供沒跟著少
- [ 08-14]降息預期強理財產品量價齊跌 福州難覓收益超5%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