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日本大選之后或將回歸傳統(tǒng)對華路線
www.fjnet.cn?2012-12-17 07:42? ?來源:新京報 我來說兩句
但投票前夕,這種迎合性的激進右翼主張,在自民黨候選人的口中已變得漸漸淡化,安倍等人開始避免直接談及修憲等敏感問題,甚至直言將“尋求緩和與中國關系”。選前日本《產經新聞》調查顯示,在被問及“什么是日本當務之急”時,32%受訪者回答是“經濟”,23%是“衛(wèi)生系統(tǒng)改革”,10%是“稅收制度”,7%是“災后重建”,因此對未來的首相和執(zhí)政黨而言,能否重振日本經濟才是關鍵,民族主義話題的炒作只能適可而止。 由此可見,重歸自民黨時代的未來日本政壇,至少在本屆國會的4年任期里,應能保持一定的結構性穩(wěn)定,新內閣面對重振經濟、解決債務赤字、修補與鄰國關系、理順日美同盟等一系列難題,將不得不把更多精力放在“內務”上,而在外交層面則會相應收斂“選舉姿態(tài)”,回歸自民黨傳統(tǒng)的中右立場,在諸如“修憲”等敏感問題上,則會小心翼翼地“一慢二看三通過”。 至于對華關系,則同樣會“回穩(wěn)”——回到自民黨較傳統(tǒng)的對華路線,即經濟上加強合作,政治上堅持己見,盡可能不刺激中國民族情緒,并力爭恢復對日本經濟恢復有利的中日密切經貿往來合作,當然,前提是同樣不會刺激日本國內的民族情緒。 由此可見,指望安倍重任首相后再演一把2006年首次當選時的“對華破冰之旅”,令中日關系柳暗花明、曲徑通幽恐是奢望,但也不應認定,這位政壇門閥出身的“年輕老政治家”,會真的去一一兌現那些選戰(zhàn)中、尤其選戰(zhàn)早期那些和中國有關的刺激性言論,在日本政壇“一極化”、維新會等不能構成有分量一極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陶短房(學者)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12-17]黨報談日本大選:看新首相怎樣收拾“爛攤子”
- [ 12-17]大選之后,日本或將回歸傳統(tǒng)對華路線
- [ 12-16]媒體稱日本大選計票結束 自民黨獲眾院過半席位
- [ 12-16]日本大選結果陸續(xù)揭曉 民主黨前原等人當選議員
- [ 12-16]田中角榮之女田中真紀子在日本大選中敗北(圖)
- [ 12-16]統(tǒng)計顯示日本大選提前投票人數較上屆減少13%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