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民眾反思伊戰(zhàn):入侵伊拉克未達預期目的
www.fjnet.cn?2013-03-20 17:23? 王鈺深?來源:解放日報 我來說兩句
十年后,巴格達上空的直升機已然不見。但在英國,關于伊戰(zhàn)的記憶并未消逝,不同的是:有些人選擇紀念、有些人選擇忘卻。 和過去幾年一樣,許多英國媒體再次質(zhì)疑伊戰(zhàn)的“合法”和“正義”。英國廣播公司播出了一部紀錄片《忽悠了全世界的間諜》,詳細揭示了兩名伊拉克人編造的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的情報,一路上行送至西方最高決策層,最后成為英美決定攻打伊拉克的主要根據(jù)。紀錄片的結論是,當年入侵伊拉克,依據(jù)的是“杜撰虛構”、“一廂情愿”和“謊言”。 在許多英國人心中,是時任首相布萊爾把英國拖入了戰(zhàn)爭。但布萊爾并不打算認錯,近日在受訪時說,“如果我們沒有讓薩達姆·侯賽因下臺,那么比敘利亞領導人殘忍20倍的薩達姆會如何壓制在伊拉克的民主革命呢?”可是,假設不會成真,現(xiàn)實卻是英美超過4萬名官兵傷亡,伊拉克遇難者超過10萬人,還有數(shù)百萬人流離失所,國家四分五裂。英美分析家?guī)缀跻恢抡J為,入侵伊拉克并未達到目的。 媒體糾結于戰(zhàn)爭為何開始,一些親歷戰(zhàn)爭的人卻煩惱如何結束。“有一次,我看到有人拿著反坦克火箭筒站在墻角,可能是個10來歲的孩子,炮手接到我命令后迅速攻擊,當煙塵散去,人已消失了?!鼻坝姽僬材匪埂そ芨ト鹜艘酆髣h除了個人主頁上所有的從軍照片,賣掉了軍服和裝備,希望開始全新的生活,但還是無法忘卻戰(zhàn)場的殘酷。 對于戰(zhàn)爭的反思能否避免下一場戰(zhàn)爭?現(xiàn)實并不樂觀。伊戰(zhàn)讓許多普通英國人發(fā)現(xiàn),權力最終可以繞過任何民間抗議。至少在敘利亞問題上已顯露端倪。剛過去的歐盟峰會上,英法兩國竭力推動歐盟解除武器禁令,以便向反對派提供武器。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如果問題在5月得不到突破,英國就會“自行其事”。 (王鈺深) |
- 責任編輯:林晨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20]伊戰(zhàn)十周年前夕 巴格達遭連環(huán)襲擊56亡200余傷
- [ 12-31]伊戰(zhàn)傷殘士兵令英國尷尬大公報
- [ 11-26]英國首相布朗阻止公開伊戰(zhàn)秘密文件遭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