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講宗旨意識就要對群眾有感情
問:您是一個容易動感情的人嗎?
俞:動感情,這看你指什么了。
問:比如說, 今年1月14日您在政協(xié)曾經說過一句話,后來被媒體廣為轉載。您說房價不能再漲了。
俞:對。
問:當時有很多人說俞書記說這個話感情性太強了。
俞:對群眾總是要有感情吧,我看這是基本,這是理性的基礎。如果對群眾沒有感情,那種理性就談不上。我剛才跟你講那本書的例子,它是主張在經濟危機的時候,工人要下崗。你說他理性不理性啊,他有一大堆的道理,但缺乏了一個基本的基礎,對工人群眾的感情給扔在一邊了。所以我們在討論房價的問題上,要有理性,它是取決于市場。但是,我們是按照我們的感情去調控這個市場呢,還是認為房價越高越好呢?這是取決于我們的宗旨意識。我不認為房價越高越好,雖然在有些地方、有些區(qū)域可能短期內是要漲的,但是我們的政策導向,一定要千方百計地使年輕人有房住,這是我們的政策導向。如果忘了這條,從理性上也不行。為什么呢?上海的發(fā)展取決于人才,如果你房價高昂得讓人才都不來了,你上海有什么希望啊?所以這不單純是一個理性和感情的問題。理性中間有它的基本立場的判斷,就是宗旨意識的判斷。
這個問題很難。那邊是非常漂亮的高級公寓,這邊就是很破爛的危棚簡屋。上海的房價很高,問題怎么解決?不能靠簡單的行政手段,行政命令不起作用,它取決于市場的需求。怎么調控需求?保障性用房,經濟適用房,我們今年是加大力度了。另一方面光有經濟適用房也不夠啊,很多人他的工資高于那個門檻,商品房他又買不起。我們今年雖然推出了單位租賃房、農村租賃房等等,真正落實還有待時日,所以住房上要有個系統(tǒng)的考慮。我跟韓市長商量,明年開始定“十二五”規(guī)劃,住房是個大問題。住房要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政策的藍本,使老百姓清楚,使開發(fā)商清楚,使各區(qū)的領導清楚。
- 2008-12-15制度創(chuàng)新是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保障
- 2008-05-27從抗震報道看輿論管理的制度創(chuàng)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