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深化反腐敗治本抓源頭工作是當前加強反腐倡廉建設的重大部署。這一決策既是我們黨對反腐敗斗爭規(guī)律準確把握的結果,也是對反腐敗斗爭實踐經驗認真總結的結果。腐敗現象的滋生根源于生產要素配置過程中的體制和制度漏洞,只有從根本上著手,才能獲得根治效果。從這一點上講,治本抓源頭還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要求。改革開放以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實踐證明,正是由于重視源頭防治工作,我們才成功遏制住腐敗蔓延的趨勢,取得反腐敗斗爭的良好局面。必然地,從源頭上防治腐敗便成為當前和今后反腐倡廉的著力點。
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三種代表性理解
對于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理解,目前存在著三種代表性的視角。一是“三大基點”視角,即從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角度,把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主要任務理解為,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防腐敗體系。二是“四大領域”視角,即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總體布局的角度,將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主要任務理解為,不斷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之中,形成在各個領域有效防治腐敗的新機制。三是“六項改革和四項制度”視角,即從腐敗多發(fā)和易發(fā)環(huán)節(jié)和方面的角度,把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主要任務理解為,隨著反腐倡廉形勢的發(fā)展,進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行政審批制度、財政體制制度、投資體制和金融體制等“六項體制制度改革”,以及進一步落實規(guī)范招投標行為、經營性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政府采購管理和產權交易等“四項制度”,不斷在關鍵環(huán)節(jié)和重要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
上述三種視角自然不乏合理性。但是,從源頭上防治腐敗本身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如果僅立足宏觀,則顯示不出此項工作的獨特性;如果僅著眼于橫向列舉,則彰顯不出此項工作的共性特征。為進一步開展反腐敗的治本抓源頭工作,有必要系統(tǒng)認識和把握此項工作的縱向邏輯進程。
反腐治本抓源頭的四個邏輯環(huán)節(jié)
反腐敗治本抓源頭工作涉及面寬、情況復雜,只有把握其邏輯進程,才能有條不紊地推進和深化。
揭示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邏輯進程,首先要弄清腐敗的源頭所在。權力被扭曲的機會是腐敗的源頭。理解這一點需要從腐敗產生的機理談起。眾所周知,腐敗行為源于腐敗動機和腐敗機會的結合,這一機理模式表現為“腐敗動機十腐敗機會=腐敗行為”。但我們不能簡單地據此將這兩個因素都視為腐敗的源頭。源頭與結果之間必須構成直接相關和必然相關兩種關系。顯然,腐敗動機與腐敗行為之間的相關性既非必然的也非直接的,訴諸廉政教育所獲得的預防效果,只是可以讓行為主體在腐敗機會形成時釋放出內在的抑制力?!案瘮訖C”在某種程度上是由人的自利本性(古典經濟學的人性假設)所派生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此前提下,腐敗機會與腐敗行為總是構成直接和必然的相關關系。具有自利傾向的人在掌握一定權力之后就會產生或強或弱的腐敗動機,此時,手中的權力一旦“有機可乘”,自然就被扭曲而轉向謀私活動,產生腐敗行為。
- 2009-11-12吏治腐敗危害最烈,辣手整治
- 2009-11-03何勇:堅持反腐倡廉方針 加快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
- 2009-10-28邵景均:毛澤東怎樣領導反腐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