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自由”與“巧實力”外交
www.oubrhjy.cn?2010-01-25 15:06? 何振華?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而現(xiàn)實也表明,這種被拿來到處推銷的“網絡自由”,只不過是一種外交手段,一個自由的幻象而已。
在互聯(lián)網時代,國際政治已經從地域空間、外太空擴展到網絡空間,國家主權也從領土、領空擴展到“信息邊疆”。如何控制網絡和信息主權并在網絡中保持主導話語權成為各國外交的重要議題。作為互聯(lián)網發(fā)源地和網絡應用最發(fā)達的國家,選擇“網絡外交”,美國找到了對它最有利的戰(zhàn)場。
比如,美國海軍司令拉夫黑德就把互聯(lián)網世界形容為“戰(zhàn)場”;比如,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就說,Twitter等社交媒體網絡是美國“極為重要的戰(zhàn)略資產”;比如,2002年美國就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支網絡黑客部隊;比如,美國國防部發(fā)表的《四年任務使命評估報告》就認為,“網絡中心戰(zhàn)”應該被列為美國“核心能力”。
如果美國真想倡導“網絡自由”,真想將“不受限制的互聯(lián)網”作為“國家商標”,真想讓人們看到互聯(lián)網只有“公?!睕]有“領?!?,為什么要將服務器終端始終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又怎么解釋微軟高調宣布關閉古巴、伊朗、敘利亞、蘇丹、朝鮮五國的MSN服務?而據(jù)報道,為了配合伊朗反對派的示威游行,美國官方甚至暗示Twitter推遲更新服務器。
可見,對于美國來說,不管是“硬實力”、“軟實力”,還是“巧實力”;不管是人權大棒、民主輸出,還是“網絡自由”,手段頻繁變換的后面,無非還是四個字:美國私利。
相關新聞
- 2010-01-25網絡自由論醉翁之意還是霸權
- 2010-01-25國新辦:中國依法保護網絡自由 愿加強國際交流
- 2010-01-24網絡自由 需要誰的“國家商標”
- 2010-01-24中國互聯(lián)網是開放的 網絡自由是美政治利益托辭
- 2010-01-24網絡自由成熱門詞匯 需要誰的“國家商標”?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