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地處西部內陸的農業(yè)大省,擴大農村居民消費需求對于擴大內需、拉動四川經濟增長至關重要。受省政府研究室委托,西南財經大學消費經濟研究所承擔了201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擴大四川農村居民消費需求的重點、難點、對策研究》的政務調研課題。課題組對四川農村居民收入及消費現(xiàn)狀進行了實地調查及分析,并根據四川農村經濟社會發(fā)展與居民消費總體情況,探究制約農村居民消費需求增長的重點和難點,提出了相應政策建議?!跷髂县斀洿髮W消費經濟研究所課題組
近年來,四川農村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截至2008年,全省農林牧漁業(yè)總產值達3903.4億元,農業(yè)產業(yè)化龍頭企業(yè)達6865家,各類農民專業(yè)合作組織達18678個。伴隨經濟社會發(fā)展,我省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大幅提升,消費結構不斷優(yōu)化。但在消費增長的同時,我們也看到農村居民消費領域仍存在整體有效消費需求不足、生存性消費特征較明顯、邊際消費傾向持續(xù)下降、區(qū)域消費差異顯著等諸多問題,必須采取相應措施擴大我省農村居民消費需求。
制約農村居民消費需求的六大因素
收入水平普遍偏低。2008年,我省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4121元,只有全國平均水平(4760.62元)的86.6%。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中排第21位,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從本次調查反映的情況看,被訪家庭中人均年收入 3000元以下和3001—6000元的各占 33.6%,6000—12000元的只占 19.4%,低收入家庭明顯偏多。
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困難。2008年,我省農村人口中勞動力約2867.99萬人,全省人均耕地不足0.9畝,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耕地偏少與種地收益偏低導致大量剩余青壯年勞動力轉移。我省是全國人口和勞動力資源大省,農村勞動力轉移是破解城鄉(xiāng)二元經濟難題的必然選擇,也是當前條件下擴大農村居民消費需求的一個重要渠道。本次調查中有81%的被訪家庭有成員在外地務工,但高達63.8%的農戶家庭強烈期望能在本地務工,或以務工與種地相結合的方式獲得收入,不情愿到外地務工。由于受教育程度偏低、專業(yè)技能較低和自我保護意識差等因素制約,絕大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yè)渠道仍顯狹窄。
農產品和農資產品市場價格扭曲。根據本課題組近兩年來對我省農村居民消費方面的相關調查,缺乏合理的農產品產銷價格形成機制,一直是困擾我省農村居民消費需求增長的主要問題。本次調查同樣反映出這個問題:廣大農戶將收入增長寄希望于農產品價格上漲及降低農資價格,在回答“希望政府支農資金投入的重點”問題時,近四成被訪農戶居前的要求是:降低農藥化肥飼料農業(yè)機械等生產資料價格(20.1%)、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11.6%)、擴大農產品保護價品種范圍(10.9%)。
種地收益低與土地流轉困境并存。調查顯示,農業(yè)種植收益低的主要原因是:價格不合理(25.5%)、產量低(18.6%)、交通不便(15.9%)、缺乏勞動力(13.5%)、不懂科學(12%)、市場狹?。?.7%),等等。但相對于較低的農業(yè)收益,農民土地流轉收益卻未得到有效實現(xiàn)。由于我省地處西部,土地區(qū)域差異性較大,農村人均耕地與勞動力密集的矛盾較之東部地區(qū)突出,伴隨城市化步伐加快,我省土地資源日益稀缺,蘊藏于土地中的利益沖突將更加復雜,如何充分發(fā)揮土地功能與用途的問題尤顯重要。
農村發(fā)展資金和技術支持不足。本次調查顯示,農民的發(fā)展資金主要來自家庭積累,而發(fā)展資金普遍不足,相當部分農戶缺乏啟動資金和信用擔保等條件,難以獲得商業(yè)性金融機構的農業(yè)項目貸款資金,致使最終陷入缺乏發(fā)展資金——低產出——增收困難——更難獲得資金的惡性循環(huán)。除資金不足外,技術指導也不足。廣大農民渴望致富但卻苦于缺乏種植、養(yǎng)殖等專業(yè)技術,又得不到科技帶頭人指導,不知道該如何做,加之受科技推廣中的虛假宣傳誤導及自然災害等影響,科技種田、合理經營的積極性下降,直接限制了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負擔重形成謹慎消費預期。盡管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我省農村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工程不斷推進,新型養(yǎng)老救助體系初步建立,但是,子女教育、醫(yī)療、養(yǎng)老等仍然是農村居民的沉重負擔,為此形成的預防性儲蓄和謹慎消費預期,是制約消費需求擴大的重要障礙。
- 2010-11-10用科學決策與創(chuàng)新精神贏得未來
- 2010-11-10劉世錦:中國經濟未來將面臨三大挑戰(zhàn)
- 2010-11-10提倡勵精圖治 抵制奢靡之風
- 2010-11-05環(huán)境保護部首次公布我國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情況
- 2010-11-05主要儲備貨幣國貨幣政策應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