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出版的部分《共產黨宣言》。
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
“偽裝書”:書中內容實為馬列著作和黨的文獻。
2010年底、2011年初,中共中央編譯局先后通過不同渠道購置了兩份馬克思的珍貴手稿,這不僅是我國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研究的重大突破,更為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奠定了堅實的文本基礎。藉此,記者專訪了中共中央編譯局局長衣俊卿,請他暢談兩份手稿收藏的過程,以及這兩份手稿對我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價值與意義。
問:記得人民日報曾經在1983年3月9日發(fā)表過我國珍藏的三份馬克思手稿,今天刊出的這兩份手稿是不是我國新增的馬克思手稿?
答:是的。這兩份手稿是中共中央編譯局于2010年底和2011年初購得收藏的,是我國最新增加的馬克思手稿原件。我們在人民日報發(fā)表這些珍貴的手稿真跡,是代表中共中央編譯局從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編譯事業(yè)的學人們向黨的90華誕獻上的一份珍貴禮物。
問:在馬克思逝世已經接近130年后的今天,能夠收藏到馬克思手稿原件,應當是件不容易的事吧?
答:的確如此。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留下了大量書信手稿,這些手稿是人類珍貴的精神遺產。在過去100多年間,許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和進步的知識分子為了保護、珍藏、編譯、出版、研究這些珍貴的文獻作出了不懈努力。
但到今天,馬克思和恩格斯絕大多數書信手稿的歸屬已經塵埃落定。目前,約2/3的原始手稿保存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社會史研究所,其他約1/3保存于俄羅斯國家社會政治歷史檔案館。還有少量手稿散落在世界各地,被收藏者視為“珍寶”。所以,如果要想得到哪怕是一份手稿,都是十分不易的。
在我們購置這兩份手稿的過程中,得到了國際馬克思恩格斯基金會、柏林―勃蘭登堡科學院《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MEGA)工作組和我國駐外使館的大力支持與幫助。MEGA工作組的專家對手稿進行了描述和識別,確保了其真實性,使手稿得到了在國際上最具權威性的學術認可。
問:這樣說來,這兩份馬克思手稿的確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價值,值得特別珍視。
答:不僅普通群眾,而且黨的領導干部和理論家,都很難有機會親眼目睹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書信手稿真跡。中共中央編譯局有很多一生從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編譯工作的著名翻譯家,他們看到這些珍貴文獻也激動不已。
為了推動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我們決定今年7月份在中共中央編譯局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百年傳播展覽館”中向公眾展出這兩份手稿,以及其他一些馬克思主義珍貴文獻,希望廣大觀眾能夠通過親眼目睹這些傳世珍貴文獻,更深切地領略馬克思這位改變了世界歷史進程的偉人風采。
問:請簡單介紹一下這兩份手稿。
答:第一份手稿,是1876年10月16日馬克思寫給友人托馬斯·奧爾索普的信,同時,這封信的另一面是馬克思的夫人燕妮寫給奧爾索普的信,原文都是英文。其中,馬克思的這封信第一次發(fā)表于1970年《經濟和社會》(日內瓦版)第四卷第十一期,我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50卷發(fā)表了這封信,而燕妮的信未曾發(fā)表過。信的內容主要是馬克思和燕妮因奧爾索普的夫人去世而對他的慰問。
第二份手稿,是1878年6月25日馬克思寫給英國周刊《自由新聞》主編與發(fā)行人科勒特·多布森·科勒特的信。這封信原文也是英文,至今未曾發(fā)表過,屬于新發(fā)現的馬克思手稿。信的內容主要是馬克思向科勒特借閱一篇抨擊布赫爾的文章。
這兩封信保存良好,字跡清晰。第一封信的最主要特點是在一張紙的正反兩面分別寫著馬克思和燕妮的親筆信;第二封信則是從未公開發(fā)表過的馬克思的親筆信。這是它們的文物價值所在。
問:這兩份手稿除了在文物方面的價值,對于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編譯和理論研究還有其他方面的價值嗎?
答:眾所周知,我們黨一直高度重視理論武裝和理論創(chuàng)新,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馬克思主義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在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為了全面準確理解經典作家的思想,一代又一代翻譯家和理論家一直努力追求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全部文獻進行系統(tǒng)的翻譯和研究,其中不僅包括當年已經發(fā)表的著作,而且還包括當年沒有發(fā)表的著作手稿、通信、讀書摘要等。其中,經典作家的各種通信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文獻。
我們中國有句俗語,叫做見字如面。書信往往是人們表達真情實感的最重要載體。馬克思的這兩封信都不長,特別是第二封信很短。但是,它們對于我們更深刻地了解馬克思的情感世界,更全面地把握馬克思的思想還是具有很重要意義的。概括起來,我覺得這兩封信的理論價值在于:一封信表達了馬克思對朋友的“愛”,另一封則表達了他對反動派的“憎”。通過第一封信,我們可以領略偉人的革命情感;通過第二封信,我們可以領略偉人的革命情懷和革命立場。
問:您能先說一下馬克思和燕妮對朋友的“愛”及其所展示出來的偉人的情感世界嗎?
答:在這方面,我們收藏的第一封信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它向我們充分展示了馬克思這位堅強的革命家豐富的情感,一種偉大的革命感情。這封信的收信人托馬斯·奧爾索普,是英國交易所經紀人、政論家、民主主義者。他是意大利革命者朱澤培·馬志尼、英國自由思想家查理·布拉德洛與安妮·貝贊特的朋友,曾同馬克思、恩格斯一道援助流亡者。這封信是馬克思、恩格斯與奧爾索普多封通信中的一封,除此之外,流傳下來的還有他們之間的其他一些書信。這些書信中既有朋友之間的噓寒問暖,也有關于國際形勢的觀點交流。
我們搜集到的這一封馬克思夫婦的親筆信,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他們對失去親人的朋友的關愛。當我們捧讀這封信的時候,馬克思夫婦對朋友的那份真摯感情躍然紙上,那樣一種溫暖情懷令人深受感動。而馬克思和燕妮因奧爾索普的妻子去世,自然而然地在同一封書信的正反兩面分別寫下撫慰的話語,來安慰他們共同的朋友,則反映出他們之間志同道合的默契情感。我想,馬克思在這里既表達出朋友間相互關心的情誼,更表達出一個真正革命者的偉大胸懷和高尚情感。馬克思是這樣勸慰痛苦中的朋友的:“我希望,您對人類的愛,您對全人類生活的熱忱關注將幫助您經受住這個無法彌補的損失?!?/p>
問:請您再談一談,馬克思書信中對反動派的“憎”是如何表達出他的革命氣節(jié)、革命情懷和革命立場的。
答:第二封信中提到的“布赫爾先生”,即阿道夫·洛塔爾·布赫爾,曾因持有左翼觀點而被判監(jiān)禁,并流亡倫敦。而且在馬克思與對手的爭論中,他曾支持馬克思的立場。然而,即便如此,馬克思仍認為他屬于“流亡者上層”,而不屬于普通的工人流亡者。布赫爾返回普魯士后,深受俾斯麥器重,進入外交部。用馬克思的話說就是“投入了那些可尊敬的‘國家要人’的懷抱”。布赫爾與拉薩爾關系甚密,曾為俾斯麥與拉薩爾的秘密會見牽線搭橋。布赫爾還曾試圖拉攏馬克思為普魯士政府效力,邀請他為《普魯士王國國家通報》擔任經濟問題的倫敦通訊員,甚至提出稿酬由馬克思自己定。布赫爾此舉是按照俾斯麥的意愿,利用私人關系拉攏歐洲工人運動領袖,借此瓦解革命陣營。我們知道,在那個時候,馬克思的生活十分拮據,常常無法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即便如此,他還是斷然拒絕了這樣一個充滿誘惑力的邀請,并在報紙上發(fā)表了幾封公開信,揭露布赫爾的所作所為。我們所收藏的這一封信就是馬克思為了準備撰寫揭露布赫爾的聲明而向科勒特·多布森·科勒特索取相關材料。這封信同他的其他公開發(fā)表的文章及私人信件共同構成一個史料整體,反映出馬克思對布赫爾的看法,也表現了馬克思特有的革命氣節(jié)、革命情懷和堅定的革命立場。同時,這封信還讓我們看到,馬克思如何為筆戰(zhàn)而盡可能詳盡地涉獵各種相關資料,而這正是他一貫的工作作風。這些資料都有助于我們更加全面、更加鮮活地理解馬克思的思想和人品。
問:通過您的分析,的確能夠看出加強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典藏的重要性,中共中央編譯局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典藏與研究是中共中央編譯局的一項基礎性工作。能夠收藏經典作家的手稿真跡,無疑是經典文獻典藏的標志性成果。不過,在現有條件下,想收藏很多經典作家的手稿真跡是不現實的。但是,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典藏是一項內涵十分豐富的工程:除了手稿以外,世界各國各地以各種文字出版的各種版本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信件、相關報刊、專題研究文獻、相關理論家思想家文獻、各種研究著作等等,都屬于典藏范圍。目前,中共中央編譯局圖書館收藏有50多萬冊馬克思主義專業(yè)文獻,包含20多個語種,其中許多屬于經典著作珍貴文獻。這一圖書館目前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專業(yè)圖書館,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的馬克思主義文獻典藏中心之一。
中共中央編譯局在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典藏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首先要歸功于黨中央的重視。長期以來,我們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文獻看作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理論資源,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文獻的收集、整理、研究和服務工作。1949年中央編譯局的前身中央俄文編譯局剛剛成立,黨中央就以蘇共中央贈送的8000余冊圖書作為奠基館藏,在這里創(chuàng)辦了馬克思主義專業(yè)圖書館。60多年來,中央編譯局圖書館一直得到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有力指導。毛澤東同志將自己收藏的100多冊特精裝本馬列主義著作贈送給編譯局圖書館;劉少奇、朱德等領導同志都曾到這里視察;鄧小平同志親自批示編譯局圖書館可與國外相關機構建立圖書交換關系。
與此同時,社會各界也對我局圖書館的建設給予大力支持,國內外許多機構和個人都向這里贈書。正是在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關懷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一代又一代圖書館人的無私奉獻和辛勤努力下,中央編譯局圖書館建立起了比較系統(tǒng)、完整的專業(yè)藏書體系。我們的圖書館雖然從藏書數量上來看,只有50多萬冊,并不算多,但這些文獻非常集中,基本都是與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和國際共運史有關的文獻,其中有不少稀世之寶,不僅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問:這真的是一個理論寶庫。應當說,社會各界對于這樣一項基礎性理論工程了解得還很不夠。我們知道,中共中央編譯局是我國專門從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編譯和理論研究的機構,這一文獻典藏工程對于推動經典著作編譯和研究的意義一定十分重大。
答:的確是這樣的,這些文獻典藏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編譯事業(yè)奠定了堅實的文獻基礎;而高水平的經典著作編譯成果,又為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創(chuàng)新奠定了堅實的文本基礎。我們知道,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化的一個基本前提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文本的中國化。系統(tǒng)的、完整的經典著作編譯成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我們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思想資源、理論基礎和源頭活水。
在中共中央編譯局成立以來的半個多世紀中,幾代嚴謹治學、淡泊名利、無私奉獻、追求真理的翻譯家孜孜不倦,不懈努力,系統(tǒng)、全面地編譯出版了大量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例如:《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50卷、第二版21卷(正在編譯出版,預計出70卷),《列寧全集》第一版39卷、第二版60卷,《斯大林全集》13卷,《馬列主義文庫》21種,《馬克思恩格斯文集》10卷,《列寧專題文集》5卷,《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二版各4卷,《列寧選集》第一、二、三版各4卷,《斯大林文選》上、下冊,以及各種版本的文選、專題文集、言論匯編、著作單行本,等等。其中,1984—1990年編譯出版的《列寧全集》中文第二版,比《列寧全集》俄文第五版卷次和收文還要多,成為我國自行編輯的、迄今為止在全世界各種列寧著作版本中收載文獻最豐富的版本。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翻譯出版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最多、最全的國家。
從20世紀60年代起,中央編譯局還承擔了中央文獻翻譯事業(yè),多語種大量翻譯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著作、各種重要會議文件,以及黨和國家其他重要政治文獻,其中包括英、俄、法、西、日文版的《毛澤東選集》(共5卷)、《周恩來選集》(上、下卷)、《劉少奇選集》(上、下卷)、《朱德選集》(共3卷)、《鄧小平文選》(共3卷)、《陳云文選》(共3卷)和《江澤民文選》(共3卷,已出版第一卷),中國共產黨自八大以來歷屆黨代會主要文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自五屆一次會議以來歷次會議主要文件、全國政協自八屆三次會議以來歷次會議主要文件,等等。這些翻譯工作為向全世界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介紹黨和國家在不同發(fā)展時期的方針政策、施政方略、基本國策和突出成就,作出了重要貢獻。
問:您的介紹讓我們很感動,中央編譯局代代傳承的優(yōu)秀翻譯家和理論家群體,幾十年如一日,默默無聞地為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作出了十分突出的貢獻。祝愿我國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典藏工程和編譯事業(yè)取得更大的成果!
答:謝謝,我們會一如既往地努力。
最近,我們又啟動實施了新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文獻典藏工程”,在2010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中央編譯局申報的“國內外馬克思主義文獻典藏整理與研究”正式獲得立項。
同時,我們正在加緊推進《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的編譯工作,以及其他經典著作版本的修訂工作,并且正在與中組部、中宣部聯合編寫出版《馬列主義經典著作選讀黨員干部讀本》和《馬列主義經典著作選讀學習導讀》。我們還在全面開展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世界社會主義、世界政黨政治、國際發(fā)展戰(zhàn)略、中國社會發(fā)展與改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研究,努力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