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設堤防:廉政文化潤人心
有句話說得好:文化而潤其內,養(yǎng)德以固其本。遏制腐敗現(xiàn)象蔓延,必須筑牢各級官員抵制腐朽文化侵蝕的思想防線,在全社會培育“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廉政文化氛圍。
廉政文化是指以崇尚廉潔、鄙棄貪腐為價值取向,融價值理念、行為規(guī)范和社會風尚為一體,反映人們對廉潔政治和廉潔社會的總體認識、基本理念和精神追求的一種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我國在全社會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在增強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意識、推動形成崇尚廉潔的社會風尚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但也要看到,廉政文化還沒有切實滲透到社會生活中,腐朽沒落的官場文化仍有一定“市場”。比如一些干部信奉“當官不發(fā)財,請我都不來”;有人笑廉不笑貪,認為廉潔的干部“沒本事”,能受賄、善遮掩的才是“有本事”的“聰明人”;等等。這些思想觀念如不加以糾正,就會敗壞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就很難遏制腐敗現(xiàn)象蔓延。必須深入開展廉政文化建設,通過文化的形式、運用文化的力量,筑牢黨員干部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讓廉潔理念深入人心。
抓廉政教育。這是在思想上拒腐防變的基礎,是反腐倡廉最基礎的工作。必須堅持以領導干部為重點,加強理想信念和從政道德教育、黨的優(yōu)良作風教育、黨紀國法教育,幫助領導干部樹立秉公用權、廉潔從政的價值理念。堅持把教育貫穿于領導干部培養(yǎng)、管理和使用的全過程,引導他們自覺遵守廉潔自律的有關規(guī)定。
抓創(chuàng)建活動。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廉政文化創(chuàng)建活動,讓廉潔理念深入機關、社區(qū)、家庭、學校、企業(yè)和農村。堅持把廉政文化建設納入大眾文化建設中,滲透到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yè)道德和個人品德教育活動中,貫穿于國民教育全過程,培養(yǎng)全社會的反腐倡廉意識。
抓創(chuàng)作生產(chǎn)。建設廉政文化,必須推出更多更好的廉政文化作品。應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變化,運用各種藝術形式,著力打造一批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相統(tǒng)一的,深受群眾喜愛的優(yōu)秀廉政文化作品。注重研究傳播藝術,采用受眾易于接受的方式,不斷提高廉政文化傳播能力。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廉政文化筑防線是在人的頭腦里搞建設,不能立竿見影、立馬見效,必須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只有這樣,崇廉鄙貪的社會氛圍才能真正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