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已經成為困擾整個世界的大問題。而僅僅在一年前,也許沒有幾個人會想到油價會以138.54美元/桶乃至更高的價位盤旋,也未必會意識到油價與糧價會攜手對全球經濟和安全形成如此大的沖擊波。
同樣的,去年此時美國媒體聚焦的還是伊拉克戰(zhàn)爭,而今,能源問題不僅成為街談巷議,而且成為此番美國大選的核心議題,沒有人會否認,這將是一個誰也繞不開的問題,而且勢必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到大選的結果。
不過,對能源的話題,民主黨人并不陌生。早在2006年中期選舉時,民主黨的競選綱領的主要內容就包括減少美國對石油的依賴,通過加大對節(jié)能技術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fā)降低能源價格。而在掌控參眾兩院后,民主黨人以及相當一部分共和黨人已經把增加對清潔能源研究的資金投入,鼓勵利用生物能、太陽能和風能等再生能源擺上了新一屆國會的議事日程。
也正是基于這種考慮,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奧巴馬緊緊抓住了油價創(chuàng)新高和失業(yè)率飆升的問題,承諾將在當選后對石油公司課以重稅,并猛批主張減稅的共和黨總統(tǒng)候選人麥凱恩在延續(xù)著布什政策。
奧巴馬打在了要害。一方面,抓住經濟問題,抓住能源和就業(yè)問題大做文章,有助于強化選民對布什政府的反感,進而打擊麥凱恩的政治基礎。另一方面,減稅問題,以及布什政府的能源集團背景,正是美國媒體和民眾非議較大的問題,拿這些事情說事,正好順應了許多渴望改變,渴望能有一個“民生總統(tǒng)”入主白宮的選民的心理,從而進一步強化自己民生、清新、變革的鮮明的政治形象。
如同美國在救市過程中力圖進一步提升美聯儲地位一樣,奧巴馬也希望政府能在平抑油價的問題上有所作為。而日前民主黨提出的能源草案,就是要向五家最大的石油公司的所有“不合理”利潤征稅,而且賦予聯邦政府更大的權力,從而打擊石油市場上的投機行為。在民主黨人以及許多媒體看來,正是這些投機行為對油價飛漲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但要害部位也正是共和黨人要力保的方面。對日前民主黨提出的向大石油公司增加稅收的草案,參議院中的共和黨議員予以了頑強抵抗,而另一項為發(fā)展風能、太陽能等其他替代能源減稅的議案也被共和黨人否決。不過這也使得共和黨人陷入了一個尷尬境地:他們口口聲聲要防范石油依賴的風險,并且一如既往地支持減稅政策,但卻在發(fā)展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問題上消極應對,難免給人心口不一和黨派利益高于國家利益的印象,這對麥凱恩非常不利。
民主黨人的議案和共和黨人的阻擊僅僅是拉開了圍繞能源口水大戰(zhàn)的序幕。在油價居高不下、美國經濟危機四伏的情境下,以奧巴馬的精明,是不會放棄這樣一個贏得民心,同時也能打擊對手的議題的。而結合著奧巴馬此前對全球變暖等問題的表態(tài),也使得許多選民相信,奧巴馬如果能如愿勝出的話,美國政府將很可能在未來幾年樹立一個新的形象:對內更加關注民生,對外更加用心于解決全球問題,并且表現出更多理性,更多國際合作意識。(張國慶)
(責編:李艷)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