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娘遭歧視被稱“阿陸仔” 臺媒吁除成見
www.fjnet.cn?2009-11-18 10:09?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臺灣至今為止的社會情境,對外籍和大陸配偶仍多另眼相看。所謂“新臺灣之子”,是一種政治正確的說法,卻也襯顯了現(xiàn)實中“另類族群”的待遇。法令上對待和外籍以及大陸人民的通婚,也仍有諸多堪稱侵害天倫之情、剝奪基本人權(quán)的限制。賴幸媛說她個人希望盡快徹底改善,但也深知完全的“平等”無法一步到位。
令人深思的是,在民進黨執(zhí)政時期,其實是臺灣喊“人權(quán)”喊得最大聲的時期,且人人都對“普世價值”瑯瑯上口。既曰“普世”,當然應有超越特殊政治計算的意義,但很多人卻仍跨不過意識形態(tài)的界限。對兩岸關(guān)系保持戒慎恐懼是一回事,對臺灣的鄉(xiāng)土情懷念念于心是一回事;但縱然如此,也不應該以此作為人權(quán)歧視的理由。歧視大陸配偶,只會使弱勢者更形困頓,并更形撕裂社會。
無論如何,把兩岸的民間互動,建立在“人權(quán)本位”的基礎上,總是一項進步。馬團隊執(zhí)政以來,兩岸關(guān)系在政經(jīng)層面,有很多“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成績,定期直航、大陸觀光客等等皆是。但社會氣氛,從張銘清、陳云林來臺時的騷動,到“大陸妹”、“阿陸仔”、“新外省人”等稱呼揮之不去,顯見成見甚深,歧視仍存。
既然法律許可兩岸通婚,朝野即更當珍惜及培育因兩岸通婚帶來的“新臺灣人基因”;應使這種“新臺灣人”的“社會基因”,成為促進兩岸理解與和平的重要資產(chǎn)。大陸新娘若對臺灣的社會支持心存敬重感激,她們當會將這種感受傳達給彼岸的娘家!
?
相關(guān)新聞
- 2009-08-03大陸新娘一家人見面還要跪謝臺灣官員?
- 2009-07-21綠營嘲諷保護大陸新娘之舉錯在哪?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guān)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