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多日求助“市長熱線”無果,在冰冷中苦等一個星期的邢臺河北輪胎有限公司生活區(qū)的職工群眾,這兩天開始自己動手修理有“老化現(xiàn)象,多處嚴重漏水”的供熱管道。盡管冒著管道隨時崩裂的危險,但他們無奈地說,“‘市長熱線’不管,我們自己先解決,先不冷了再說?!保ā豆と巳請蟆?1月20日)
“市長熱線”打了白打,并非一時一地的偶然現(xiàn)象。今年年初,《人民日報》與人民網(wǎng)聯(lián)合推出“地方政府開通社情民意通道,你們那通了嗎”網(wǎng)絡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96.8%的網(wǎng)友認為“不暢通”。類似于“市長電話”打不通的情況,還有市長信箱無回應、政府網(wǎng)站“休眠”等,在許多地方,這些了解社情民意的通道基本上都處于癱瘓狀態(tài)。
“市長熱線”沒人接,根在哪里?11月12日,媒體以《邢臺“12345市長熱線”打了白打》為題報道此事,但直到11月18日下午,這里的職工群眾仍沒見到一名政府工作人員前來過問??梢姡笆虚L熱線”打不通不是什么技術(shù)問題,而是當?shù)赜嘘P(guān)部門壓根兒就沒把群眾事放在心上。
“市長熱線”成了擺設(shè),暴露出當?shù)卣承┞毮艹蔀閿[設(shè)。雖然一些官員嘴上經(jīng)常說“群眾利益無小事”,動不動就“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但真當民眾遇到困難時,卻又往往裝聾做啞、視而不見。
當然,“市長熱線”打不通,絕非一地獨有。上網(wǎng)查查,此類現(xiàn)象很多,社會的批評、指責也不少,可是一些地方政府依舊巋然不動,實在讓人無語。
“市長熱線”之類的民意通道之所以被堵塞,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只是政府部門的一項“自選動作”,遠未形成具有剛性約束力的制度效應,更不用說與民眾進行充分的互動,它們存在更多只是一種形式。既然缺乏有效的運行與問責機制,“市長熱線”被嚴重邊緣化,淪為敷衍民意的“樣板工程”也就不足為怪了。
“市長熱線”雖不意味著就歸市長接,但這個熱線能不能打通,最終與市長的重視程度密切相關(guān),是地方政府執(zhí)政理念的直接反饋。由此,我們呼吁:市長,老百姓喊你回單位接個電話!
- 2009-11-21市長熱線“結(jié)冰”讓人心寒
- 2009-10-19市長信箱答非所問豈止是羞辱?
- 2009-09-04深圳代市長上任不到百天何以遭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