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分作文”到“百度作文”
www.fjnet.cn?2009-11-21 10:21? 趙志疆?來源:哈爾濱日報
我來說兩句
兩篇關于學生作文的新聞,看過不由得令人感慨萬千。
其一:《別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一上架,立刻在鄭州購書中心賣瘋了。其二:“你說這天氣怪不怪,說變就變……”鄭州市某小學布置作文《第一場雪》,結果三個學生的作文都是同一個開頭。老師上網用“百度”一搜,發(fā)現原來學生都是抄網上的一篇范文。越來越多的學生熱衷于“百度作文”,令老師、家長叫苦不迭。(11月20日《東方今報》)
?
??? 說老實話,單純從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角度來考量,那些零分作文中不乏精品,而且,別出心裁的寫作方式并無任何現成的模板可以復制,這大概正是零分作文引起輿論熱捧的關鍵所在。但是很可惜,標準化考試容不得這些另類的存在,而此番將高考零分作文結集出版的用意,正在于集中放大以示警醒。
關于學生作文,成年人早已習慣于將自己的思維定式強加于孩子———機械的命題、教條的行文、標準化的評分。習慣了老師、家長的這種命題思路,實際上也就掌握了作文的“解題公式”。于是,無論作文的題目是“媽媽”還是“下雪”,我們總能收獲大量空洞而雷同的學生作文,更有甚者,某些孩子在套用公式的同時,捎帶著連別人的論證過程一并引用。人常說應試教育中的孩子是辛苦的,因為要面對無盡的題海,我卻想說,應試教育實際上培養(yǎng)了孩子的懶惰,因為他們因此學會了背誦“公式”,而放棄了獨立思考。“百度作文”的盛行,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縮影。
從“零分作文”到“百度作文”,反映出的是學生作文的兩個極端———當多數學生循規(guī)蹈矩東拼西湊的同時,少數不滿現狀的孩子奮起以屬于自己的方式發(fā)動反擊。避免這種尷尬的關鍵是,能否適時改革學校教育中的評分機制,尊重并鼓勵孩子自主的表達方式?
只有這樣,才能逐步培養(yǎng)孩子的判斷能力,教育和引導他們真實描述自己身邊的事物,一方面避免他們拿著冰冷機械的“公式”生搬硬套,另一方面避免他們因自主表達受到壓制而劍走偏鋒、淪為“另類”。
相關新聞
- 2009-11-19破解高考作文得零分的“奧秘”
- 2009-11-19零分作文為何受熱捧?
- 2009-11-16為什么高考作文對詩歌說不
- 2009-11-07兒童作文的成人化,讓孩子沒有了想象力
- 2009-11-05實踐缺位的教育逼著作文撒謊
- 2009-07-20真情實感不等于作文的根本
- 2009-07-18“零分作文”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