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元之死給“窮人教育學”上了一課
www.fjnet.cn?2009-12-12 08:37? 普嘉?來源:紅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 近日,上海海事大學女研究生楊元元在宿舍自殺身亡。楊元元是湖北宜昌人,6歲時父親因病去世,當時弟弟尚不滿4歲。多年來,母親一人含辛茹苦將姐弟倆拉扯成人,求學期間楊元元一直與母親同吃同住。在2個多月的時間里,楊元元與母親共同擠在宿舍的小床上。但學校最終沒有為其母親安排住宿,要求她在校外租房,并“禁止其母親再進宿舍樓”?!罢曳繘]有著落,楊元元5天5夜沒有合眼,精神徹底崩潰,于是發(fā)生了11月26日早上的慘劇。(12月10日新聞晚報)
1998年,楊元元以優(yōu)異成績考取武漢大學經(jīng)濟學系,兩年后其弟也考取了武漢大學環(huán)境科學專業(yè)。在隨后的日子里,楊元元通過勤工儉學完成了學業(yè),其弟弟也被保送進入北京大學讀博。也正因為姐弟倆已取得了名校的本科學歷還繼續(xù)深造,引發(fā)了網(wǎng)絡上的激烈討論。惋惜之余,也有不少人責難他們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認為一家兩個孩子,一個讀博士,一個讀碩士,為了自己的好前程,卻讓母親寄人籬下,念到碩士博士了連個床都能沒給老母親,為了多個證書讓母親受大累,連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道理都不懂。
楊元元臨死時會不會后悔自己讀研究生的抉擇呢?想必“連個床都沒能給老母親”的內心愧疚也一直在困擾折磨著她,終于5天5夜未合眼精神徹底崩潰。姐弟倆求學時,肯定有不少人羨慕楊母,夸她教子有方,倆個孩子讀書成器。當孩子本科學業(yè)完成后難以“成器”,大學畢業(yè)后,元元漂泊在武漢,工作也并不穩(wěn)定,不知道周圍人對他們又是如何評價。楊元元自殺前一天感嘆“知識難改變命運”,或許越來越多的人也會認同這一點,學好數(shù)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往日,孝子背著殘疾母親上大學感動了多少人,今天元元攜母親讀研究生卻背負不孝的罵名。
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應做不同的事情。十八九歲的元元攜母上學,人們會同情她并給予幫助,等到30歲的而立之年,再做同樣的事情,人們的看法就會轉變,學校也不再支持這樣的行為。大學畢業(yè)時,我身邊就有這樣的同學,因家境貧困,考上研究生也不念了。他們覺得進一步深造只是錦上添花,不是生活必需品。追求高學歷對窮人來說簡直是“奢侈品”,讀完本科就實屬不易,該努力掙錢養(yǎng)家了。
主張窮人不該追求高學歷的人,抱著改變自己,適應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心態(tài),窮人應該隨遇而安、逆來順受。殊不知教育對于個人而言,就是培養(yǎng)其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提升生存的質量。這點對窮人尤為重要,楊元元在逆境中奮發(fā)讀書,繼續(xù)深造也是為了有更好的生活。在2007年教師節(jié)前夕,溫家寶總理來到北師大看望免費師范生。他說:“我以前講過窮人的經(jīng)濟學,今天講講窮人的教育學。我們必須大力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努力使教育體現(xiàn)出最大的社會公平,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圓大學夢。讓所有貧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學,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權利,這就是窮人教育學?!睏钤澜o“窮人教育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滿足貧困孩子都能上學只是第一步,有條件時還應保證貧困學子體面地接受教育,身心愉快地學習。
依國情要讓每個貧困學子能夠上得起學都難以保證,更別提讓他們不受歧視,有尊嚴地學習了。能不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在有條件的地區(qū)實現(xiàn)學習的尊嚴。元元殞命上海海事大學,雖然學校并沒照顧楊母的義務,可地處發(fā)達地區(qū)的高校完全有能力對研究生發(fā)放更多的補助,給予更好的生活條件。退一步講,不能惠及全體學生,也可以對貧困學生特事特辦,讓他們衣食無憂,專心致志的學習研究。多年前,讀研究生待遇好,生活有保障,楊元元若在那個時代或許煩惱少了很多,今天經(jīng)濟在發(fā)展,可研究生的生活狀況卻每況愈下。楊元元之死讓我們重溫“窮人教育學”。
1998年,楊元元以優(yōu)異成績考取武漢大學經(jīng)濟學系,兩年后其弟也考取了武漢大學環(huán)境科學專業(yè)。在隨后的日子里,楊元元通過勤工儉學完成了學業(yè),其弟弟也被保送進入北京大學讀博。也正因為姐弟倆已取得了名校的本科學歷還繼續(xù)深造,引發(fā)了網(wǎng)絡上的激烈討論。惋惜之余,也有不少人責難他們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認為一家兩個孩子,一個讀博士,一個讀碩士,為了自己的好前程,卻讓母親寄人籬下,念到碩士博士了連個床都能沒給老母親,為了多個證書讓母親受大累,連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道理都不懂。
楊元元臨死時會不會后悔自己讀研究生的抉擇呢?想必“連個床都沒能給老母親”的內心愧疚也一直在困擾折磨著她,終于5天5夜未合眼精神徹底崩潰。姐弟倆求學時,肯定有不少人羨慕楊母,夸她教子有方,倆個孩子讀書成器。當孩子本科學業(yè)完成后難以“成器”,大學畢業(yè)后,元元漂泊在武漢,工作也并不穩(wěn)定,不知道周圍人對他們又是如何評價。楊元元自殺前一天感嘆“知識難改變命運”,或許越來越多的人也會認同這一點,學好數(shù)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往日,孝子背著殘疾母親上大學感動了多少人,今天元元攜母親讀研究生卻背負不孝的罵名。
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應做不同的事情。十八九歲的元元攜母上學,人們會同情她并給予幫助,等到30歲的而立之年,再做同樣的事情,人們的看法就會轉變,學校也不再支持這樣的行為。大學畢業(yè)時,我身邊就有這樣的同學,因家境貧困,考上研究生也不念了。他們覺得進一步深造只是錦上添花,不是生活必需品。追求高學歷對窮人來說簡直是“奢侈品”,讀完本科就實屬不易,該努力掙錢養(yǎng)家了。
主張窮人不該追求高學歷的人,抱著改變自己,適應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心態(tài),窮人應該隨遇而安、逆來順受。殊不知教育對于個人而言,就是培養(yǎng)其在社會上生存的能力,提升生存的質量。這點對窮人尤為重要,楊元元在逆境中奮發(fā)讀書,繼續(xù)深造也是為了有更好的生活。在2007年教師節(jié)前夕,溫家寶總理來到北師大看望免費師范生。他說:“我以前講過窮人的經(jīng)濟學,今天講講窮人的教育學。我們必須大力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努力使教育體現(xiàn)出最大的社會公平,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圓大學夢。讓所有貧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學,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權利,這就是窮人教育學?!睏钤澜o“窮人教育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滿足貧困孩子都能上學只是第一步,有條件時還應保證貧困學子體面地接受教育,身心愉快地學習。
依國情要讓每個貧困學子能夠上得起學都難以保證,更別提讓他們不受歧視,有尊嚴地學習了。能不能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在有條件的地區(qū)實現(xiàn)學習的尊嚴。元元殞命上海海事大學,雖然學校并沒照顧楊母的義務,可地處發(fā)達地區(qū)的高校完全有能力對研究生發(fā)放更多的補助,給予更好的生活條件。退一步講,不能惠及全體學生,也可以對貧困學生特事特辦,讓他們衣食無憂,專心致志的學習研究。多年前,讀研究生待遇好,生活有保障,楊元元若在那個時代或許煩惱少了很多,今天經(jīng)濟在發(fā)展,可研究生的生活狀況卻每況愈下。楊元元之死讓我們重溫“窮人教育學”。
相關新聞
- 2009-12-11貧困女研究生宿舍自殺 楊元元之死五大追問
- 2009-12-11貧困女研究生楊元元之死五大追問(圖)
- 2009-12-11楊元元的最后24小時 不解:知識為何難改命運
- 2008-06-01楊元元:隱患治理是中國實現(xiàn)安全發(fā)展的關鍵
- 2007-02-19民航總局局長楊元元正月初一駕機執(zhí)行飛行任務
- 2008-01-10楊元元任國家安全生產(chǎn)監(jiān)督管理總局副局長
- 2007-01-28廈航春節(jié)包機始發(fā)票售磬 楊元元冀交流廈航先行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