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博美國館自籌資金說起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美國展區(qū)總代表費樂友昨天宣布,美國館已經完成所需6100萬美元預算資金的籌集,目前建設布展順利,將準時參加4月20日世博園區(qū)首場試運營。通過不同展覽布局,美國館將演繹“擁抱挑戰(zhàn)”的主題。(4月8日《新民晚報》)
盡管美國館的主題很吸引筆者的眼球,但更讓筆者關注的是美國館所需預算資金的籌集過程。美國法律規(guī)定,禁止動用聯(lián)邦政府財政資金參加世博會,因此,美國館所需費用必須全部從商業(yè)贊助中籌集。也就是說,美國館的建設,該國政府不可能提供任何形式的財政支持,所有的資金都需要從工商企業(yè)募集。這是與很多國家明顯不同的地方。正是這種不同,對我們來說別有一番啟示意義。首先,這體現(xiàn)了法律至上意識和務實精神。美國館雖然是展示美國形象的平臺,但美國政府并不認為由納稅人出錢就是理所當然的,也沒有認為企業(yè)不積極贊助就是和政府部門“過不去”。
有意思的是,美國館所面臨的籌集資金困難并沒有讓該國政府產生規(guī)避法律的想法,而是通過政府官員個人的籌款能力和名人效應,使6100萬美元的目標一步步得以實現(xiàn)。在媒體報道中,有一個細節(jié):向企業(yè)籌款前,希拉里詢問律師這樣做是否觸犯法律。
其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納稅人強烈的權利意識,促使美國館的建設必須嚴格遵守法律,而不敢隨意動用財政資金———政府是有限政府,行政機關的權力是有限權力,行政機關的義務是全力維護納稅人的權利。筆者以為,這是美國政府通過籌措而不是用財政資金來建設美國館的實質所在。
世博美國館為何是企業(yè)出資而非財政支出?這對我們來說,不是一個多余的話題。
相關新聞
- 2010-02-06世博會美國館最受中國網民矚目 臺北成熱議城市
- 2010-01-20世博會美國館已籌得85%預算 預計3月可竣工
- 2009-07-16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為世博會美國館“募捐”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