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特約評論員 熊丙奇
青海玉樹14日發(fā)生強烈地震,造成大面積房屋倒塌,人員傷亡慘重。玉樹州紅十字會會長稱,玉樹70%的學校校舍發(fā)生了垮塌。當?shù)貏t熱福利院院長李星陸女士告訴媒體,該福利院的30多名兒童當天因為上學遲到而幸運地躲過一劫。“孩子們住在福利院,到附近的學校上學。他們一般7點半到學校上課,今天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偏偏遲到了。地震發(fā)生在7點49分,他們當時還在路上。”據(jù)介紹,李星陸所主持的福利院因為是新蓋樓房,沒有倒塌,而孩子們就讀的學校房屋則在地震中倒塌。
在為30名孩子因遲到“躲過一劫”而慶幸的同時,一種無奈和遺憾也隨之而來——自汶川大地震以來,輿論一直在呼吁應該吸取汶川地震的教訓,借鑒一些地震多發(fā)國家的經(jīng)驗,把中小學建成“第一避難所”,也就是說,在地震中,即使其他的房子都倒了,學校的房子也不能倒。學校不但可以給所有孩子安全,還可作為臨時避難、救災之地。而各相關部門也曾表態(tài)“要把學校建成最安全、最牢固、民眾最放心的建筑”。但此次青海地震震塌的校舍,以及30名兒童因遲到而獲得的“幸運”,又不幸成為了對這種宣示的反諷。
汶川大地震后不久,國家相關部門就在全國范圍內(nèi)組織專家,對震后的房屋損毀進行全面調(diào)查,其中學校的垮塌調(diào)查被列為重中之重。為此,有關部門還向公眾承諾,將對校舍問題進行深入調(diào)查,“到底是不是建筑質(zhì)量問題,一定會向社會作出一個公開透明的解釋。”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際,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解讀校舍安全工程時指出,對發(fā)生因?qū)W校危房倒塌和其他因防范不力造成安全事故導致師生傷亡的地區(qū),要依法追究當?shù)卣饕撠熑说呢熑?;改造后的校舍如因選址不當或建筑質(zhì)量問題遇災垮塌致人傷亡,要依法追究校舍改造期間當?shù)卣饕撠熑说呢熑巍?/p>
遺憾的是,有關問責的信息并沒有進入公眾的視野。而校舍安全問題依然時不時受到媒體的揭露和考問,汶川地震以后的事件就有:東莞大朗職業(yè)中學,908名學生在大面積出現(xiàn)裂縫的教學樓、宿舍上課、住宿;河北臨漳縣杜村鄉(xiāng)張莊小學200名孩子在危房上課,每到下雨天,孩子們就得暫停上課,回家躲避風雨;河南泌陽縣羅莊小學幼兒班34名孩子在危房里提心吊膽地上課,老師聽到響聲就讓孩子撤離,以至于一個學期緊急撤離上百次;洛陽市十六中一棟兩層教學樓一樓的立柱突然倒塌,正在課間玩耍的一名13歲初中生不幸被砸中,當場身亡。倒塌的立柱里面沒有發(fā)現(xiàn)一根鋼筋。
玉樹大量校舍倒塌、很多學生被埋的消息令人揪心。隨著救援行動的深入,更多不幸的消息或會傳來。痛心之際,我們不禁要再次追問:有關校舍質(zhì)量安全的血的教訓,究竟什么時候能夠真正吸取?政府在加強校舍建筑質(zhì)量監(jiān)管問題上理應履行的責任和義務以及先前曾許下的承諾,究竟什么時候能夠真正兌現(xiàn)?
(作者為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 2010-03-04地震造成340所學校受損 9名師生受傷
- 2010-03-04高雄地震 臺灣初估99所學校受損 2學生受傷
- 2010-01-24山西運城發(fā)生4.8級地震 多家商場關門學校疏散
- 2010-01-18海地地震遇難者趙化宇大學生活:在學校勤工儉學
- 2009-11-06臺灣南投地震 "教育部":81所學校輕微受損
- 2009-05-14四川地震重災區(qū)首所“僑愛學?!本旁峦度胧褂?/a>
- 2009-04-27安全成為中國地震災區(qū)學校重建的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