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參杞子烏雞盅,2.5元;四季豆炒豬肝,1.5元;蓮籽紅棗銀耳湯,1元;蝦皮冬瓜塊 0.5元……”12月12日深夜,有網(wǎng)友將南京機關事務管理局的一份“每周菜譜”的截圖發(fā)布在某網(wǎng)站上,立刻引起了數(shù)萬名網(wǎng)友的圍觀,并被各大網(wǎng)站瘋狂轉帖。但是昨天上午,有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該局已經(jīng)刪除了含有菜譜的網(wǎng)頁。南京機關事務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解釋“每樣菜只是一小勺”;為避免引起誤會,該網(wǎng)頁昨被刪。(《揚子晚報》2010年12月15日)
縱然當事人全力解釋這個價格和量的大小有關,并非網(wǎng)友所想象的那樣。姑且我們相信確實他們的杯子和勺子小于一般類型,對事不對人來講,從這個個案中不難看出我國政府機關的食堂確實存在不正常的低價買賣。
筆者認為,政府機關食堂的不盈利是一種變相的政府特權的體現(xiàn)。為何機關食堂的飯菜就遠遠低于市場價格呢?顯然是機關的小金庫很是富足,不知如何分配,只好把它作為一種福利惠之于單位人員??墒浅嗦懵愕姆职l(fā)當然過于扎眼了,如果把它以另外一種形式讓單位成員都能感覺到政府的溫暖,那么“低價食堂”便是一個十分妙極的措施。
對比我國目前高價位上漲的物價水平,某些機關事業(yè)單位的低價固然是讓人羨慕嫉妒恨的,不得不讓人發(fā)出“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的無奈感慨。其實社會還沒有分化到這種境況,但是這種社會化的差異日漸擴大,貧富之間的平衡失調(diào)并走向極端卻得到了形象直觀的體現(xiàn)。
這一份小小的菜譜折射出的是社會的不公平。政府食堂為何不買普通百姓的賬,而只對自己單位的人開放?政府機關可以給機關食堂的高額的財政和利潤補貼,卻不能給最廣大人民以最合理的物價,顯然會讓普通群眾對政府失信。
就如網(wǎng)友所言,這也是當前我國出現(xiàn)百萬大軍擠破頭要考公務員的雄壯場面原因之一,機關單位的福利高出于普通群眾的多少倍我們已經(jīng)無從對比,心知肚明。為了能夠進入這個社會階層,只用不惜一切想擠進去后能才能實現(xiàn)一勞永逸的愿景,獲得相應的權利。
政府機關通過相應的優(yōu)先政策來鼓勵和獎勵某些人而獲有種種的所謂的特權,誠然,政府通過這些做法和舉措可能(但也不一定)實現(xiàn)這樣的目的。但政府是否想到,你實施這些做法和舉措可能使另外一些人———一般社會公眾,特別是弱勢群體———心生不平,心生一種挫折感、乃至憤怒感,從而加劇社會矛盾和沖突。所以筆者認為,特權是個毒瘤,不閹割必將會成為社會大動脈正常運行的一道障礙,最終會發(fā)生動脈梗塞而功能失效。顯然“便宜食堂菜譜”不是社會發(fā)展的和諧音符。
- 2010-12-16農(nóng)民工何時能吃上機關食堂“物美價廉菜”?
- 2010-12-16機關食堂“低價餐”不合時宜
- 2010-01-22有多少“特殊食堂”在潛水和裸泳
- 2010-01-21白領成食堂“蹭飯族”?
- 2010-01-21“特殊食堂”不能成公款吃喝的樂園
- 2010-01-09不到機關食堂,不知一元值錢
- 2009-09-25有感于食堂"三嫂"當"名譽院士"
- 2008-11-07為什么不給我們一個“放心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