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全國人大獲悉,全國人大常委會食品安全法執(zhí)法檢查組近日完成了對各地的檢查,日前在北京舉行執(zhí)法檢查組第二次全體會議,梳理、分析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據了解,由于技術的限制,食品添加劑中有六成無法檢測。(2011年6月16日《京華時報》)
網絡每天都傳播著海量信息,認為有用的就點擊打開仔細看看,用處不大的就一眼掃過。可當我看到上述消息時,著實嚇了一大跳,原以為由來已久的食品添加劑問題早已被相關部門掌控,只要有關人員緊追不放就可以通過檢測讓其原形畢露??墒聦嵅⒎俏蚁胂蟮哪敲春唵危瓉磉`規(guī)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竟然有六成無法檢測,聞之不禁讓我脊梁骨直冒冷汗。
真是怕什么就來什么,這條新聞傳達出一個危險的信號,意味著一半以上食品即便使用了對消費者身體有害的食品添加劑,也可以光明正大地上市銷售,除了生產廠家心知肚明外,可謂人不知鬼不覺?;蛟S我們不能苛求有關部門辦事不力,畢竟某些檢測項目屬于高科技,可將這條信息捅出去的后果卻是顯而易見的,擔憂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其一,不法廠家看了之后會暗自竊喜,既然你檢測不出來,就休怪我瘋狂使用了,今后再也不用擔驚受怕,只要主管部門查不出來,先把錢賺到手再說,至于他人的死活則無關緊要;其二,此類信息向百姓公開后,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那么多食品無法檢測有沒有使用添加劑,老百姓要想不被問題食品侵害只能靠僥幸,聽來感覺很不是滋味。
個人認為,對于食品添加劑中有六成無法檢測這件事,有關部門難辭其咎,客觀上是受技術限制,但主觀上顯然沒有努力。因為食品添加劑問題早就禍害百姓了,只要心懷對消費者生命安全的敬畏,就會只爭朝夕攻克技術難關,我就不信這個障礙無法逾越。話說回來,果真暫時無法檢測,也不必急吼吼地向社會公布,那樣或許你們可以推卸了責任,但留下的則是公眾的焦慮與擔憂。至于檢測方面的技術攻關,我看還是宜早不宜遲,免得老是被不法商家鉆空子。
- 2011-06-18北京4家餐飲單位違規(guī)采購添加劑被罰款
- 2011-06-18消費提示:少用塑料盒盛放過熱過油食物
- 2011-06-18國內食品添加劑五年一審 專家稱添加劑成替罪羊
- 2011-06-18中國衛(wèi)生部將“多管齊下”推進食品安全
- 2011-06-18食品添加劑每五年一審 官員稱有些沒必要檢測
- 2011-06-17山西查獲兩起食品違法案件 業(yè)主被處3倍罰金
- 2011-06-17專家:化學品監(jiān)管空白是食品事件頻發(fā)重要原因
- 2011-06-17中國聚焦:中國對食品安全問題展開強大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