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批先建、趕工期、未竣工驗收即試通車,諸多問題集中在一條公路上,所謂監(jiān)管,形同虛設。
近日,有網(wǎng)民發(fā)帖稱,云南省新平縣縣城至三江口二級公路試通車第二天遇雨發(fā)生坍塌事故,造成2死2傷。對這條被網(wǎng)民們稱為“史上最短命公路”的坍塌,云南省國土資源廳和交通運輸廳派出的調查專家組,均認為確屬“強降雨引發(fā)的自然災害”。但調查顯示,此路存在未批先建、趕工期和未竣工驗收即試通車等問題。
雖然“遲到”了近八個月,但云南省交通廳的批復,還算是給了這條早已開工建設的路一個“準生證”,所以,關于未批先建的問題暫且不談。在公路建設后期,新平縣喊出“大干快干60天”的口號,對工程進度進行倒逼,目的是搶在6月30日這個大限前建成通車,從而獲得國家對二級公路收費的補助。業(yè)內人士認為,路基建設有一個沉降的過程,如果時間不夠,容易導致沉降不夠、路基不結實。所以,趕工期將影響到公路質量,基本不用多說。
未竣工驗收即試通車,本身屬于違規(guī)行為。從程序上講,沒有權威的竣工驗收報告,誰也不能認定這條路到底有或者沒有質量問題。隨著這條路坍塌“毀容”,竣工之后是否符合驗收條件,以及驗收能否合格,成了一個永久的謎。面對被雨水沖擊得面目全非的路面,有關專家顯然不能做出工程質量沒問題、確系強降水引發(fā)的結論,對一個不復存在的東西,做一個完整的質量鑒定,實在不夠現(xiàn)實。
有網(wǎng)友質疑:“這條路容易塌方,修之前又不是不知道,修的時候為什么不加固?”這種自然條件也得到了新平縣交通局有關負責人的證實,該路段一直是洪澇和地質災害較為嚴重的地區(qū)。既然如此,在公路設計方案中是否做了特殊考慮?“公路坍塌的地方路基松軟,踩上去有明顯的下沉”;“被沖毀的擋墻主要由磚石砌成,而鋼筋混凝土擋墻相對完好”,通過這些細節(jié),設計方案的先天不足很值得懷疑。
一條在設計方案、工期、竣工驗收等方面都存在問題或可疑之處的公路,其通車面世,難免存在先天不足,后期質量難以保證的問題。新平縣交通局有關負責人卻稱,公路設計、施工和監(jiān)理單位都是嚴格按照招投標制度選擇的,程序上符合規(guī)定。一條曾經連“準生證”都沒有的公路,言之鑿鑿強調“程序上符合規(guī)定”,只能加重公眾對有關方面掩蓋問題的猜忌。
到底是“雨太大”還是“路太差”,抑或兼而有之,需要權威的調查報告。但是,能夠肯定的一點是,監(jiān)管缺位。未批先建、趕工期、未竣工驗收即試通車,諸多問題集中在一條公路上,所謂監(jiān)管,形同虛設?,F(xiàn)在的問題是,應盡快啟動更高一級或者第三方調查,給公眾一個能夠被說服的結論,更要給逝去的生命一個認真的交代。
- 2011-06-30取消公路收費從首都機場高速開始
- 2011-06-30清理收費公路不可“打折”執(zhí)行
- 2011-06-30超期收費公路豈能以降費敷衍民意
- 2011-06-27清理公路收費別最終成了“雷聲大雨點小”
- 2011-06-27給收費公路設“終止收費倒計時牌”
- 2011-06-27公路收費“黑名單”難掩法規(guī)漏洞
- 2011-06-23“收費公路僅限高速部分一級公路”恐是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