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蜜芽|亚洲无码免费在线视频|国产高潮一级在线流白浆|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无码|尤物国产在线一区手机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色噜噜久久99青青精品免费91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最新原創(chuàng) > 正文
走基層:下得去還需抓得“活魚”歸
www.fjnet.cn?2011-09-01 17:43? 李炳孝?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當前,新聞戰(zhàn)線正在深入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此舉是新聞戰(zhàn)線“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的實際行動,值得肯定和贊揚。

要求“筆桿子們”走下去,自然不是下去吃喝玩樂、游山玩水、休閑度假。而是要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去了解基層的真實情況、反映老百姓的酸甜苦辣、描繪基層的嶄新變化。

客觀的講,現在時代發(fā)展了,科技進步了,記者朋友們的采編裝備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不僅有“長槍短炮”,還有手機、電腦、網絡,可以用QQ、電子郵箱收發(fā)文稿等。而且基層的交通條件、吃住條件也比建國初期好了很多倍。

但不容忽視的是,雖然條件改善了,但新聞戰(zhàn)線“翻山越嶺、走村串戶”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卻被淡化了,有的滿足于電話采訪、郵箱約稿,讓采訪對象提供新聞通稿交差了事,“秀才不出門,同樣報道天下事”;有的雖然也下到了基層,但走馬觀花,蜻蜓點水,看的是先進單位,聽的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采寫出來的稿件“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缺乏生命力和吸引力。試想,這樣出爐的新聞作品基層干部群眾會喜歡看嗎?估計連作者本人都懶得看第二遍。

人民日報經濟社會部農村采訪室副主編趙永平在《讓報道散發(fā)更多泥土芳香》一文中舉過一個例子,說他們不久前在周刊上刊登的原山西省副省長劉維佳的《住村筆記》,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就是因為文章以生動細節(jié)反映了當下農村的真實狀況,抓了“活魚”。這個事例說明,要讓自己的新聞報道有人看、受歡迎,新聞戰(zhàn)線的同志就要懷著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狀態(tài),不僅“身”入基層,而且要能夠“眼”入基層、“心”入基層。

群眾是真正的語言大師。在“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中。新聞戰(zhàn)線的同志下得去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能夠轉變作風,改進文風,用群眾的視覺去觀察問題、用群眾的語言去描述生活,才能夠換得清新文風撲面來,讓自己的筆下多一些泥土的芬芳、多一些充滿生命力的“活魚”。

人是下去了,能不能抓得幾條“活魚”回來,是一種職責,也是一種能耐。

責任編輯:林雯晶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