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nèi)蒙古一學生騎車被無蓋井“絆倒”受傷,當?shù)赜浾呔痛苏业叫旁L辦,要求其幫助找出無蓋井主管單位解決問題,卻被有關負責人指責“為了掙兩個稿費,你在制造矛盾,我要到上級單位舉報你!”并斥責“媒體盡給我們?nèi)锹闊?!”?月8日《京華時報》)
近來又是一個雷語頻出的季節(jié),已經(jīng)讓人有了審美疲勞。所以,“媒體盡給我們?nèi)锹闊?、“你在制造矛盾”之類官話雖然傲慢和蠻霸,但公眾已經(jīng)不當作多大的新聞了。人們明白,雷語只是表象,支撐其霸道的是手中掌握的可以凌駕于法律之上的權力。
聽,“為了掙兩個稿費,你在制造矛盾”——在他們眼里,根本沒有什么輿論監(jiān)督和知情權的概念,記者做這些無非是“為了掙兩個稿費”。為掙稿費而“惟恐天下不亂”地制造矛盾——這樣的污名,既是對記者職業(yè)的貶低矮化,更是對輿論監(jiān)督的扭曲和妖魔化。叫囂“我要到上級單位舉報你”——這是抬出上級以權壓人;威脅“不讓檢查就拘了你”——這是將國家暴力機器當成了自己的私器,在記者面前盛氣凌人。
這一次“媒體盡在惹麻煩和制造矛盾”所以引發(fā)輿論圍觀,其實并不在于言語本身的刺激性,而在于官員在激憤中將一直以來對媒體的不滿和盤托出,不小心將埋藏在內(nèi)心的話說了出來。許多地方官員骨子一直對媒體監(jiān)督有排斥心理,骨子就是覺得媒體是在制造矛盾,是在惹麻煩,是給官員挑毛病。
這位地方小官僚,只是用比較難聽和充滿挑釁意味的話將這種意思表達了出來。其實,許多地方在與媒體打交道時,對媒體的監(jiān)督一直是持這種態(tài)度的,只是沒有像這樣直白地說出來。
前段時間,衛(wèi)生部新聞發(fā)言人毛群安說:正打造一個健康的媒體報道平臺,對個別媒體記者建立黑名單,以此打擊他們有意誤導人民,傳播一些錯誤的信息的勢頭,有關食品安全的報道產(chǎn)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不去建問題食品的黑名單,卻首先要建記者黑名單,其實也是把媒體記者當作麻煩和矛盾的制造者。
也正因為許多地方官員對媒體的監(jiān)督都是這種態(tài)度,表面都是“歡迎監(jiān)督”,內(nèi)里都是“拒斥監(jiān)督”,所以內(nèi)蒙古那位官員會在激憤中無意將這個意思直白地表達了出來,將一直存在的矛盾公開展現(xiàn)出來。
- 2011-09-04警察為啥要“槍斃記者”?
- 2011-09-03“小記者培訓”斂財?shù)目袋c在哪里?
- 2011-08-19從“動車記者”看微博公共理性
- 2011-08-10防波堤防不了臺風 防得了記者?
- 2011-06-28“記者黑名單”值得多方反思
- 2011-06-28對“隱性記者黑名單”也要“不允許”
- 2011-06-24“專家請記者離場”是何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