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童話大王鄭淵潔專程到一家火車票代售點買票,排隊一個多小時,結(jié)果無票。他從網(wǎng)站上查到黃牛有票,但要加價。鄭淵潔在微博上直播與黃牛交涉過程,并發(fā)出微博質(zhì)問。目前,鐵路部門還未給回復,鄭淵潔表示會關注到其答復為止。(9月29日《北京晨報》)
神奇的微博,總以獨特的力量縮減著物理距離。公眾人物的一顰一笑,亦得以牽動社會神經(jīng),所以,鄭淵潔買票無門之憤懣,也就成了新聞。當然,鄭淵潔微博直播能激起共鳴,則在于它在某種程度上擊中了時代痛感,一票難求、黃牛橫行,或明或暗的事實之間,有太多值得追問的地方。很多時候,鄉(xiāng)愁抑或出行欲望,都濃縮成一張薄薄的火車票,鄭淵潔的質(zhì)問,亦是公眾在心底問了千萬遍的問題。人們希望這些困擾,能以鄭淵潔的名義,得到徹底的解答。
但是,即便鄭淵潔微博質(zhì)問具備了事實上的代表性,誰也不能否認,這只是他將切身遭遇訴諸微博,進而尋求解決的個人行為。他只是對自己所遭遇的社會不公說不,進而尋求解決。名氣是其工具,微博是形式。所以,當人們八卦于童話大王何以親自購買火車票,或者糾結(jié)于他是不是炒作,再或者琢磨著鐵路部門會否回復乃至如何回復之時,我更愿意關心,在這背后還有多少無權無名、非富非貴的普通人的聲音早已沉沒。
一如《傾聽“沉沒的聲音”》一文所說,我們迎來了表達的“黃金時代”,但仍有許多聲音未被傾聽,社會的話語權依舊與權勢、金錢、名聲等優(yōu)勢資源成正比分布。遭遇黃牛,對社會而言,無非芝麻綠豆的尋常之事,但鄭淵潔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維權,用自己的方式質(zhì)問,用自己方式敦促改變,普通人未必有此能力。你有權利表達或聲張,但倘若沒有占有優(yōu)勢資源,沒有人能聽到你的聲音,并愿助一臂之力。
社會的不公,不只在于資源的分配,還在于面對一種不公正的遭遇、不健全的秩序、不合理的規(guī)則,人們能有多大抗爭的能力?!懊藷o小事”,其尋常巷陌之聲音可以輕易被打撈;至于普通公眾,雖然真正的聲音永遠也不會沉沒。
然而,正常的社會應是每個人在不合理的現(xiàn)實面前都有表達的權利,制度為每個人都開啟了維護權利、聲張利益的順暢通道。不分事大事小,鄭淵潔可以微博維權,普通人亦能基于不公或利益受損,以低廉代價進行同樣表達。所以,在關注鄭淵潔微博直播之余,社會有理由思考,在這背后還有多少沉沒的聲音在尋找出口。
- 2011-08-19火車票的“油價”陽謀
- 2011-06-27火車票實名還請“讓利于民”
- 2011-05-25火車票實名制還需更加人性化
- 2011-03-22火車票打折 持續(xù)10年應有進步
- 2011-01-27由唐僧的火車票惡搞想到的
- 2011-01-20火車票價是一個公共政策問題
- 2010-12-08火車票新規(guī)緣何遭遇民意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