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保障房不能只講程序不講結果
www.fjnet.cn?2011-12-18 18:48? 龍敏飛?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近日,武漢市硚口區(qū)保障房被曝現(xiàn)墻體裂縫、屋頂漏水等質量問題。對此,開發(fā)商承認出現(xiàn)質量問題,但稱房屋主體是安全、可靠的。多個部門都表示不負責房屋質量,房管局稱只“負責驗收交付作備案”,建委則稱負責“監(jiān)管程序的合法化”。(12月15日《人民日報》) 本乃保障房,不料如今卻成為“鬧心房”——墻體裂縫、屋頂漏水。這樣的房子,誰住著都不會放心,總有些擔憂,害怕沒有質量保證的房子,給自己帶來極大傷害。這并非杞人憂天,而是確有可能發(fā)生之事。盡管開發(fā)商信誓旦旦地保證“主體安全”,但住著的人不是他們,他們難以產生感同身受的危機感。 所謂的“主體安全”,且承認過失,卻對責任只字不提,其用意顯而易見,無非是逃避責任。對此事,早已有“真知灼見”的分析,開發(fā)商們之所以沒有流淌著道德的血液,不為別的,只因真正的監(jiān)管缺失——當前保障房驗收,大多是紙上文章,很少有實地驗收的,而即便身在現(xiàn)場,很多質量問題,也難以目測,而對施工方以監(jiān)督的人,也是開發(fā)商請來的,穿一條褲腿的人,必然讓真相成為奢侈品,讓保障房的質量難以保證,而偷工減料所得利益,必然會中飽這些利益團伙的“私囊”。 不可否認之處在于,保障房驗收的程序,的確合法。而且,對保障房質量問題的負責,也的確應屬開放商,但你也必須承認,之所以存在保障房質量問題,相關監(jiān)管部門的“不聞不問”,又何嘗不是一種默許與縱容呢?如今出現(xiàn)問題,其最起碼負有失職瀆職罪。讓開發(fā)商自身道德自律或良心發(fā)現(xiàn),去承擔責任,利益本能下,這太不靠譜,唯有相關部門的認真督促,才可能有所修復,而非“二次傷害”。 建設保障房,不能只講程序不講結果,到底該誰負責必須有明確分工。既然,保障房質量不合格,為何驗收能夠“一路綠燈”?這或許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相關監(jiān)管者是得到了利益,有所分成,所以驗收走形式?還是本身,便沒打算認真負責,應付了事?無論怎樣的真相,都必然有幕后真兇。這,遠非一人之力所能為,必然是一條利益鏈條上的螞蚱團隊,以期“瞞天過海”。如今理應順藤摸瓜,找出真兇以儆效尤。 畢竟,沒有質量保證的保障房又談何保障呢?保障房之名本身,便是對其質量不合格的最大諷刺。沒有保障卻恬不知恥地用保障來形容,只能說,這是十足的面子工程、作秀工程。一切,只為敷衍民意,只為討得“政績”。遺憾的是,紙是包不住火的,質量問題的硬傷,早晚會顯現(xiàn)出來。 保障房建設可以作為政績考核的參考標準,但建設的保障房,應是貨真價實的,而非湊數的。保障房本就面向中低收入群體,本來這個群體便最需要一個安穩(wěn)的居住地,可保障房一旦“鬧心”了,難免是這個群體不能承受之重。此外,對政府公信力的損傷,也顯而易見。 建設保障房是民生工程,但“民生”畢竟只是一個頭銜,真要對得起“民生”二字,尚需要對保障房建設不僅問程序更要問結果,這兩者,缺一不可,而“民生”的比重,正取決于程序與結果中較差的一方。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2-16]保障房質量與烏紗掛鉤才會有保障
- [ 12-06]為保障房分配“0投訴”喝彩
- [ 12-05]遏制騙保才能推動保障房健康發(fā)展
- [ 12-02]不要高估“完不成保障房禁建辦公樓”
- [ 11-14]保障房“挖坑算開工”:別玩文字游戲
- [ 09-26]對公租房“共有產權”偏離保障房初衷
- [ 09-21]保障房陽光照到外來務工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