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成本”為什么總是由百姓承擔
www.fjnet.cn?2012-07-09 17:10? 柏文學?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湖北省武穴市教育局嚴重超編引起廣泛關注。記者日前實地調查發(fā)現,該局核定編制54人,實際在崗75人,還有40人“退二線”,基本不用上班,超編一倍左右。武穴市教育局局長王衛(wèi)平說:50歲的人退二線,的確是一種資源的浪費,“我當時就認為這也是改革的成本”。(7月9日京華時報) 為了干部隊伍年輕化,為了新老交替后繼有人,為了社會事業(yè)興旺昌盛,“50歲的人退二線”并沒有問題。問題是“退二線”的人“基本不用上班”、“或賦閑在家”、“或外出打工”,問題是為什么要讓原來的精英,立馬成為閑人、“廢”人、無所事事的人?為什么不讓他們發(fā)揮余熱,繼續(xù)為教育事業(yè)做一份貢獻?或者走上課堂,或作課外輔導員,或作圖書管理員,校園里總有一款工作,是其力所能及的吧。 這些“退二線”的人,本來都是領導,都是管理別人的人。工作能力、辦事能力、業(yè)務能力、協調能力、政策水平,都是蠻高的,余熱是很高的。放到適當位置,定能做很多事情。從50歲到60歲,還有10年之久,在人社部推動延遲退休的形勢下,可能還有超過10年的時間。這段寶貴光陰是不該白白浪費的?!巴硕€”的本義,應是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做“被領導”的工作。領導者成為被領導者,只是分工變動,角色變動,“工作著”沒有變動,也不應該變動。 把“退二線”等同于“不工作”,實在是一種誤解。把“退二線”等同于“待遇不變,無所事事”,實在是一種特權。改革過程,應當是改掉這類特權的過程,而不是維護這種特權的過程?!澳苌夏芟隆保叭∠刹拷K身制”,就是長期以來的改革訴求。把這嚴重浪費推說是“改革成本”,會給人一個錯覺,似乎這浪費是不可避免的、是正當的。其實這種浪費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也是應當避免的,所以是不正當的。 再說,“改革成本”為什么總是由老百姓來承擔?回首醫(yī)療改革、教育改革、住房改革等,每一項改革,都是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大大提高。現在公車改革,大大提高公車補貼,干部制度改革,大大增加賦閑編制,無疑又是要讓老百姓來承擔“改革成本”。老百姓的負擔已經嚴重不堪,如此下去,會把改革引向死胡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9]異地高考改革,還有幾個問號
- [ 07-06]央行降息釋放改革破冰信息
- [ 07-05]天下沒有無“陣痛”的改革
- [ 07-04]IPO改革不能總為融資服務
- [ 07-04]補貼標準決定公車改革成敗
- [ 07-02]多元化與區(qū)域合作并推國際貨幣體系改革
- [ 06-27]釜底抽薪應成公車改革之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