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橋何以成了“長江洞洞橋”
www.fjnet.cn?2012-07-19 16:17? 金 真?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一場暴雨過后,南京長江大橋橋面上出現(xiàn)117處坑洞,不少坑洞深約7至8厘米,現(xiàn)場照片顯示部分橋面鋼筋裸露。據(jù)悉,5月初大橋剛修補過,遇雨仍出現(xiàn)坑洞。大橋管理方稱,因為每次維修受條件限制,只能修表面,不能修基礎,且得不到有效的“休養(yǎng)”時間導致連年破損。(7月17日《揚子晚報》) 南京長江大橋于1968年竣工通車,是一條貫通長江南北的非常重要的交通干道。由于現(xiàn)在每日近10萬的車流量已經遠遠超過了設計時的1萬輛次,從而使得大橋每時每刻都不堪重負。盡管大橋經歷過數(shù)次維修,但每次基本都因為各種客觀原因而只是對表面進行了一些修復,而橋面地下的墊層卻始終沒有機會得到修復。因而一場大雨過后,長江大橋成為了一座洞洞橋,在上面開車猶如是在開動動車。 針對這一情況,大橋管理方南京橋工段的劉科長表示,只有對大橋的墊層進行徹底的維修,才有可能避免這種連年維修連年破損的局面,但前提必須是給予足夠的時間。 一般來說,徹底的修路修橋需要封閉道路或至少封閉一條道,但由于每天過往車輛實在太多,因此如果封路修橋則勢必會對交通造成極大的影響。但從安全角度來考慮,大橋若不徹底進行墊層的修復,則始終會出現(xiàn)成本上千的洞洞。如此修修補補始終不是個盡頭。 對此,筆者建議,是否可以采取逐段封道的方式。比如,從橋頭開始,以100米為單位進行封道,對墊層進行徹底的修復,并逐步向前推進。這樣一來,既可以不太影響交通運行,也可以有針對性地對大橋治本。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6-09]撼不動的長江大橋令人撫今追昔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