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拒絕幫忙訂盒飯”引熱議
www.fjnet.cn?2012-11-06 07:52? 譚敏、連海平?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不久前,網(wǎng)友微博講述了一起實習生“拒訂盒飯”事件:在一次策劃會上,主任讓一名實習生幫忙給大家訂盒飯。結(jié)果該實習生以“我是來實習導演的,這種事我不會做的”拒絕。這條微博被多次轉(zhuǎn)發(fā)并引起網(wǎng)友跟帖“吐槽”身邊的90后實習生。到底是90后這個群體太自我、不懂禮貌,還是人們的職場觀念需要更新了? 正方 需要實習的 不僅僅是技能 實習生都希望通過實習提高自己的技能,但如果以為實習的僅僅是技能,除此之外神馬都是浮云,那就大錯特錯了。職場如江湖,身處其中,需要的不僅僅是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研究表明,在個人的成功中,以技能為代表的智商,只起20%的作用,其他80%靠的是社會環(huán)境、機遇還有情商。很少有工作是單打獨斗就能完成的,無數(shù)職場達人的經(jīng)驗都證明,身在職場,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實習是邁向職場的第一步。實習生在實習單位不僅需要學習專業(yè)技能,更重要的是學會融入社會的本領(lǐng)。如果以為一切瑣事、小事都與己無關(guān),不愿意從最基本的事情做起的話,他能獲得的學習機會也必然很小。原因很簡單,沒有哪個單位會把大事交給一個毫無經(jīng)驗的新手,也沒有多少人會愿意跟一個什么都不太懂的人進行平起平坐的合作。 許多實習生抱怨自己干了太多“雜活”,但他們卻往往忽略一個事實:越是對“雜活”不計較,往往能更快地融入團隊,更快地上手“正經(jīng)”而重要的工作。很明顯,對于實習醫(yī)生來說,手術(shù)前輔助消毒和滅菌這樣的“雜活”也是學習的過程。人不可能一直當實習生,而這一階段的長短恰恰取決于你能否放低身段,能否擺正一切皆是學習的心態(tài)。 實習生希望被平等對待可以理解,但平等不是喊出來的,還是早點醒醒吧。 (譚敏) 反方 “新人新豬肉” 是職場陋習 “新人新豬肉”是廣式俚語。豬肉都是要被人吃的,“新人”是要被“老人”欺負的,與此相類似的還有一個叫“切你生豬肉”。在職場上,只要你是“新人”,就得像個新媳婦,干著“婆婆”不愿意干的事,受著“婆婆”們?nèi)鲞^來的氣。只有當你榮升“婆婆”之后,你才能一雪當年之恥。 “婆婆”都是從“媳婦”熬過來的,視“新人”如“豬肉”為當然,只是當你還是“新人”時,你不覺得窩囊、憋屈而憤憤不平嗎?若是工作經(jīng)驗不足倒也罷了,而“老人”欺負“新人”的往往是一些非業(yè)務(wù)性質(zhì)的雜務(wù),如斟茶倒水、搞衛(wèi)生之類的。 站在“老人”角度,一些人非常不理解“90后實習生拒絕訂盒飯”的行為,隨口就能上綱上線定下“N宗罪”,什么“沒禮貌”、“不懂事”、“不會與人相處”、“個人主義膨脹”等等,道德批判之余,甚至還作苦口婆心狀,諄諄教誨“90后”:“訂盒飯也是一種實習”、“人際關(guān)系也是職場生存必備”等等??墒?,憑什么“90后實習生”就理該幫其他人訂盒飯,不干就要受到譴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家庭教育、成長環(huán)境、思維及行為方式,為何非得將他們往職場陋習上按?難道相沿成習的“新人新豬肉”規(guī)矩不該反思嗎? 不論如何,多一些獨立意識、權(quán)利意識,在職場上對不屬自己職責范圍內(nèi)的事務(wù)說“不”,沒有什么不可以。 (連海平) |
- 責任編輯:鄧宇虹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6]“不懂事”的豈止“90后”
- [ 06-21]“90后”終究也成普通人
- [ 06-05]90后高離職率的“罪”與“罰”
- [ 05-17]“90后村霸團伙”令人反思
- [ 05-14]回應質(zhì)疑與處理責任人同樣重要
- [ 06-15]太要面子的"90后","里子"出大問題了
- [ 08-16]《快樂男生》讓我改變了對80、90后的偏見
- [ 07-20]美國媒體關(guān)注中國90后:他們會對中國產(chǎn)生什么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