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蜜芽|亚洲无码免费在线视频|国产高潮一级在线流白浆|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无码|尤物国产在线一区手机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色噜噜久久99青青精品免费91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最新原創(chuàng) > 正文

陳光標用億元現(xiàn)金壘成“錢山”是在炫耀

www.fjnet.cn?2012-12-23 22:54? 郭喜林?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人類生命的意義不僅是來追求金錢的,金錢只是財富的其中之一。一個人如果沒有知識和智慧,金錢只能可望而惡不可求。正所謂“望梅止渴”,“畫餅充饑”。

據(jù)南京媒體報道,高1.6米、長近17米、重量1.5噸、每10萬元扎成一捆壘成“錢山”……“這里的現(xiàn)金超1億元,只是獎金的一部分,我將拿出2.3億元獎勵3位海內外青少年發(fā)明創(chuàng)新?!?1日下午,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標在南京接受記者專訪時說。正如媒體報道所述,上一次陳光標壘4300余萬元“錢山”,是在給2010年向新疆、西藏、云南、貴州、四川等地區(qū)特困戶送紅包時,當時就引起不少爭議。他說:“我知道會有人說‘作秀’,我已經習慣了。”我們承認陳光標在自己的事業(yè)上獲得了成功,承認他曾經為中國的公益事業(yè)和慈善事業(yè)做出了一些貢獻。但是,我們近兩年也發(fā)現(xiàn),陳光標追名逐利的自私思想意識特別強烈。凡事都要通過媒體進行炫耀一番,以便告訴大家,“我陳光標又做了一次好事,請大家都記住我,千萬不要忘記”。

如果老是這樣炫耀,我們就會懷疑他的真誠,甚至懷疑他的動機,到底純還是不純?通過炫耀之后,他又想從政府和社會那里得到多少好處?

據(jù)報道,本次巨獎是:一等獎為1億元現(xiàn)金、二等獎為870平方米別墅、三等獎為630平方米別墅,不要別墅者可對其折現(xiàn)。條件是:20歲以下,拿到國家專利局發(fā)明專利證書的;20至26歲,有國家專利局發(fā)明專利證書且發(fā)明專利轉化為產品、投入市場銷售的;在1.5個小時內答對與他捐贈相關5個問題的。海內外華人青少年均可參加,答題速度為前三名者勝出。陳光標將在北京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金。可見,陳光標完全是在樹立陳光標光輝形象,而且要讓人們向他學習,更要以他為榜樣。在這里,筆者想問陳光標:為什么不能把這些錢捐給國家,讓國家來建立一種獎勵基金呢?那樣有什么不好嗎?難道,做公益和做慈善需要如此大張旗鼓的炫耀嗎?

毛澤東同志講:“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雷鋒同志講:“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崩卒h做好事,隱姓埋名,默默無聞,只有等他離開我們這個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時候,才通過新聞媒體報道讓我們認識了雷鋒,以及雷鋒精神對于我們當代中國是多么重要。如果實事求是地說,可能陳光標向社會作出的先進捐獻比雷鋒的好事更有經濟價值,但是雷鋒精神卻是無私而偉大的,他的精神已經成為我們中華民族不斷分奮發(fā)圖強的精神支柱和動力。這些是陳光標用多少錢都難以實現(xiàn)的。因為陳光標心中含有私心雜念。戰(zhàn)國·楚·屈原《橘頌》中曰:“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秉徳無私,參天地兮?!逼湟馐钦f,凡事堅貞自守,始終不會有過失。心中無私,就能頂天立地。因此,仍需進一步凈化自己的心靈,做公益和慈善事業(yè)不需要像小商小販一樣沿街叫賣。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敝灰阏嫘恼\意地把好事做好,做扎實,不玩虛的,大家伙都心明眼亮,還需要你陳光標可著嗓子吆喝嗎?非也!

正如成光標自己所言:“媒體在幫我寫陳光標版的雷鋒日記,捐自行車就是一個例子?!蓖ㄟ^媒體的報道我們得知,陳光標早已是人大代表,這是黨和國家,以及人民給予他的無上光榮。2008年四川發(fā)生“5·12”特大地震之后,陳光標于5月14日凌晨3點,率車隊到達第一站都江堰后立即投入救災工作。此后,都江堰、綿陽、北川、汶川……陳光標的救援車隊馬不停蹄,一路清理道路,用推土機、吊車將路上的大石塊等障礙物推到旁邊的山溝。他的工程車在災區(qū)大顯身手,陳光標和他的員工們拿出了看家本領,成為救援現(xiàn)場的主力軍。陳光標的義舉獲得了溫家寶總理的高度贊賞,溫家寶說要“向你致敬”。由此可見,當陳光標做出社會貢獻的時候,黨和國家與社會并沒有把他忘記。然而,陳光標的所作所為卻恐怕別人把他忘記。

鼓勵青少年積極向上,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積極開展發(fā)明創(chuàng)造這是對的,沒錯。錯在陳光標的表達方式和一味的炫耀心理。然而,他卻不知,當一個青少年一夜暴富之后,不知這個青少年還有沒有上進心?鼓勵創(chuàng)新發(fā)明如果表達方式不恰當?shù)脑?,其后果不一定是想象中好的結果。筆者認為,對于青少年的勵志獎勵應當適可而止,不應當以金錢為誘餌。不知朋友們感覺如何?

  • 責任編輯:鄧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頁面無法找到
 
頁面沒有找到,5秒鐘之后將帶您進入首頁!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