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制度鐵籠”打造結實
www.fjnet.cn?2013-01-28 08:25? 人民日報?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萬元一桌的“剩宴”,讓人觸目驚心;各種形式的公款浪費,敗壞黨紀黨風。狠剎“舌尖上的浪費”,嚴治“身邊的腐敗”,正成為全社會共識與行動。從今天起,“大家談”將推出“如何狠剎浪費風”話題,問診求方。歡迎廣大讀者、網(wǎng)友踴躍參加,剖析問題,建言獻策。 消費標準有待細化透明 北京東城 黃陳鋒 公務過程產(chǎn)生餐飲消費難以避免,該由公務員自己買單還是納稅人買單?如果采取公費報銷,合理的人均報銷標準是多少?對浪費和節(jié)儉的界定,必須有標準可循。 目前,不同層級的公務接待消費標準比較模糊。各級各部門基本都按照領導的意思辦,究竟浪費了沒有,尺度在領導手里。一些領導干部很有經(jīng)驗,做預算時盡量多要錢,與其到年底花不完上交余額,不如拿去吃喝。 管好政府部門的錢袋子,關鍵得在制度上做文章。讓制度不“懸浮”,不“擺設”,更具操作性、嚴肅性。比如,在差旅費報銷方面,《中央國家機關和事業(yè)單位差旅費管理辦法》在2007年1月1日即開始實行。減少公款浪費,在宏觀上應當明確,公務接待費用不能超過總預算的適當比重,實行領導負責制;微觀上,對于不同層次的公務接待,建議中紀委、財政部等部門出臺參考性的明細標準,并根據(jù)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差異予以調整。 處罰需要“對號入座” 江蘇東臺 殷國安 日前媒體曝光的“一桌公款吃喝竟達1.5萬元”事件經(jīng)紀委查明后,責任人被免職,1.5萬元吃喝款被追繳。公款吃喝占“三公消費”中很大比例,整治了多年,文件發(fā)了幾百個,實際效果卻很有限。現(xiàn)在,有官員因公款吃喝而被處分,說明動了真格,應當叫好。 不過,再看新聞,發(fā)現(xiàn)處分依據(jù)其實并不充分。公款吃喝可能違反《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屬于“在公務活動中提供或者接受超過規(guī)定標準的接待”或“用公款報銷或者支付應由個人負擔的費用”。但違反了該如何處分,《準則》和《紀律處分條例》中缺少明確且可以嚴格對照的標準,屬于紀委部門自由裁量。 黨紀政紀應減少彈性。公款吃喝如果超標,提供者或接受者該如何處分,當有明確標準。多花1000元怎么辦,超過5000元、1萬元如何處理,對號入座,才能處罰有據(jù)。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23]還有多少官員貪污借助“舌尖腐敗”
- [ 01-19]剎住變味年會 其實也救了領導的胃
- [ 01-07]“有何大驚小怪”比公款旅游更可怕
- [ 11-01]“自釀米酒”怎可剎住“吃喝腳步”
- [ 10-20]敢于吃螃蟹,更要敢面對質疑
- [ 10-18]消除貧困,“公款消費”責任大
- [ 09-10]“帶隊旅游”危害甚于公款旅游
- [ 08-30]“旅游法”管不了公款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