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被“廟拜”源于維權無門
www.fjnet.cn?2013-02-25 17:35? 胡童瑞?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河北昌黎縣團林鎮(zhèn)新開口碼頭4名船員出海遇難,其中3人為河南桐柏人,1人為山東菏澤人。家屬維權未果,萬般無奈之下,遇難者家屬于1月24日在出事海域附近為秦皇島市長建了一座廟,然后在市長的牌位前焚香跪拜(2月24日《大河報》)) 從農(nóng)民工開“新聞發(fā)布會”討薪,到“狄仁杰”帶“元芳”討薪,再到遇難者家屬“廟拜市長”維權,一時吸盡公眾眼光,成為人們街談巷議的話題。若問何以形成了這樣的“維權法則”,答案確也不言而喻:“正規(guī)渠道”往往行動遲緩,甚至推諉扯皮,而一旦獲得輿論同情,成功實施了“炒作維權”,以輿論壓力倒逼政府行政維權,其解決問題的速度和效率可謂立竿見影。 海員出海遇難,屬于工傷事故,看似一則簡單的經(jīng)濟補償事件。家屬卻在當?shù)?0多個部門之間往來奔波,無一部門受理,有時還遭到毆打。當然,面對遇難者家屬的極端維權方式,很快贏得了秦皇島市領導的高度重視。正如一些網(wǎng)民評論的那樣:為什么維權部門的敏銳性總是會落在網(wǎng)民和輿論的后面?維權靠媒體是長久之計嗎?等等。 曾幾何時,當“上訪不如上網(wǎng)”成為一種社會怪象時,民眾“維權創(chuàng)意”可謂是層出不窮。如果這次遇難者家屬“廟拜”維權成功,我們有理由相信那些正奔波在維權道路上的民眾會將此作為“經(jīng)典案例”加以仿效,下一出維權“鬧劇”又將在何時何地因何事上演呢? 面對遇難者家屬的極端維權方式,其所折射的信訪渠道失靈、部門職責缺位、依法維權乏力等弊端卻是顯而易見。因此,要想從源頭上根除極端維權事件,相關政府部門就應當認真受理舉報,做到件件有回音,件件有落實,誰違規(guī)就處罰誰,別再讓制度維權成為一紙空文。 |
- 責任編輯:唐麗萍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