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水族”應成為常態(tài)
www.fjnet.cn?2013-03-04 11:37? 堂吉偉德?來源:法制日報 我來說兩句
![]() 房春梅/畫 “給與會者提供的礦泉水,有多少能喝完?丟棄的礦泉水需要多少電費、人工費、運輸費、包裝費?”來自電力系統(tǒng)的全國人大代表褚艷芳3月3日倡議,“今年‘兩會’,代表委員要爭做‘快樂帶水族’”(3月3日新華網(wǎng))。 每逢開會,由會務組提供礦泉水似乎成了一種常例,由此導致的浪費也不可小視。很多時候,一瓶礦泉水往往只喝了很少一部分,甚至有的打開連一口都沒有喝,參會者又沒有把剩下的帶走,這樣的浪費雖然沒有“餐桌上的浪費”那樣惹人顯眼,但積少成多也不是一個小數(shù)。 考慮到我國是一個缺水嚴重的國家,這樣的浪費就更應當杜絕。全國“兩會”歷來是會風好壞的風向標,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一方面,代表委員是公眾所選,替民代言,為民請命,故而堅持勤儉節(jié)約,反對鋪張浪費是其履職的題中之義;另一方面,從近年來“兩會”呈現(xiàn)的奢侈化、豪華化、享受化的趨勢來看,也很有必要進行會風的改善,讓勤儉、樸實會風重新回歸。中央出臺八項規(guī)定后,節(jié)儉辦會、厲行節(jié)約要落到實處,就必須從小事抓起,從細節(jié)抓起。 參會者做“帶水族”應當體現(xiàn)在兩個層面:一是會議組織方盡量把好程序關,能不提供的盡量不提供,能少提供的不多提供;二是參會者應當有將剩余礦泉水“打包”的習慣,不能人為造成損失和浪費。此外,爭做“快樂的帶水族”應當成為常態(tài),不僅是代表委員分內(nèi)的事,也是所有參會者的共同責任,在任何場合都應成為一種通例。 當然,要保證“帶水而去”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除了個人認識之外,一定的外部輔助作用也必不可少。在這方面,應當效仿餐桌“光盤”的做法,有相應的促進和保障機制,比如會議組織方應有履行必要的告之義務,或在顯眼的地方貼上溫馨提示,或在會議結(jié)束后由主持人提醒,或者由服務員和工作人員告之,通過多種途徑和辦法,參會者帶水的習慣就會逐漸形成,良好的氛圍也會日益成熟。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樹立和踐行節(jié)儉意識,應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從組織者、服務者到參會者,只有每一個人都付出努力,并因此形成合力,才能讓厲行節(jié)約真正得到落實和體現(xiàn)。那么現(xiàn)在就從最簡單的“快樂的帶水族”開始起步。 四川 堂吉偉德 職員 |
- 責任編輯:唐麗萍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04]拉近“兩會”同百姓的距離
- [ 03-04]保險兩會聲音:環(huán)境險呼聲最高
- [ 03-04]兩會新華時評:誰是協(xié)會角色異化的受益者
- [ 03-04]吳碧霞連續(xù)兩年騎車參加兩會 呼吁關注環(huán)保
- [ 03-04]臺各界關注兩會
- [ 03-04]兩會車隊路口等紅燈 市民贊“這樣挺好”(圖)
- [ 03-04]80后農(nóng)民工女代表為參兩會 提前給6月女兒斷奶
- [ 03-04]代表委員關注環(huán)保節(jié)約 綠色可持續(xù)從兩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