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更名風背后的生存壓力
www.fjnet.cn?2013-05-22 10:00? 鄧閩軍?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5月20日,上大學網最新發(fā)布了《2008至2013年教育部批準更名的全國高校名單目錄》,該目錄顯示:2008年3月至今,全國共有257所高等院校獲得教育部批準而更名,占到目前全國高??倲档?0.35%。更改的校命中,科技、財經、工商、文理、經濟等詞頻繁出現在新校名中,成為被追捧的熱詞。(5月21日《中國青年報》) 高校為何熱衷于更名?一是,部分高校升級、合并的需求;二是,在分高校級別“三六九等”的背景下,高校的生存壓力與日俱增。高校更改校名流行追捧熱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部分高校的生源危機、生存壓力較大等困惑,但是要逐步改變這種現狀,光靠更改名字,也難以“鳥槍換炮”,要想“烏雞變鳳凰”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昔日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中等專業(yè)學校,如今已經大部分升級為高職院校,這也使得我國的高??倲翟龆?,隨之而來的更改校名的事情也變得多了起來。此外,部分民辦高校的招生規(guī)模逐年擴大,在相關政策的扶持下,民辦高校僅從名稱上現在真有點難以區(qū)分。如果不是經常關注類似新聞和宣傳,不少學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時,以高校名稱來判斷某所學校的層次及特色還真得很難,還有點亂。 其實,我們暫且不與一些國外高校在更名上去相比較,高校改名之風也是高校體制改革背景下所催生的一些獨特現象。但是,若干年后,那些熱詞不再成為吸引生源的眼球的時候,那些高校又該改為什么好名呢?不難理解,求一好名不錯,但是求長遠發(fā)展會有多難。 部分高校的生存壓力體現在生源的質量,體現在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率,體現在學科建設不足的種種短板。但是,解決這一系列問題,靠改名或許只能圖個名字的響亮,而真正的名氣永遠靠的是綜合實力才會有良好的口碑。目前的高校體制,難以抹去等級劃分的影響,在眾多的政策扶持方面存在很多的差異,在管理上,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并不能完全適應高校的長遠發(fā)展。因此,緩解部分高校的生存壓力,才能解決長遠問題,從高校更名風的背后,相關的政策和改革是否應該看得更長遠一些。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21]高校改個名就能變成“高富帥”嗎?
- [ 05-20]關注大學生就業(yè)不應只在“就業(yè)季”
- [ 05-20]蒙塵的象牙塔,權力無監(jiān)督就會有腐敗
- [ 05-20]面向基層的就業(yè)路如何越走越寬
- [ 05-03]正視高校實驗室存在的安全隱患
- [ 04-26]行賄潛規(guī)則在境外高校行不通
- [ 04-11]高校學報咋成最大“學術垃圾產地”
- [ 04-11]制造垃圾的高校學報不如???/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