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综合精品蜜芽|亚洲无码免费在线视频|国产高潮一级在线流白浆|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无码|尤物国产在线一区手机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色噜噜久久99青青精品免费91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教育講堂 > 正文

外地生的高考逆襲故事不可復制

www.fjnet.cn?2013-05-24 15:30? 李  妍?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我來說兩句

一個公平的社會,應該讓人人都享有各種平等的權利,而不是大家都被迫去尋找比中彩票的幾率還小的逆襲機會

非京籍高中生張圖學習優(yōu)秀,但卻沒有在京參加高考資格,他的父親無奈下將其送進國際班,準備出國留學。由于他父親的前妻,也就是張圖的媽媽已是美國公民,張圖可以美國公民的身份參加“美國高考”。更奇妙的是,只要變成美國人,張圖又能在北京高考了——根據教育部的政策,外國僑民享有直接參加北京高考的資格。(5月23日《中國周刊》)

逆襲的故事,過程總是勵志,結局總是皆大歡喜。不過,非京籍考生張圖的高考逆襲故事,讀來卻與勵志無關。相反,這出劇目充滿了各種心酸與無奈、黑色與荒誕。同一個人,前一刻還在為高考資格四處奔走、茫然失措;后一刻,只需要稍微動用手中的資源完成身份轉換,便能在輾轉騰挪間成全命運的轉圜——美國公民、高考資格、高考加分,統(tǒng)統(tǒng)收入囊中。難怪有網友打趣說:“給我一個北京戶口,我就能撬動地球?!?/p>

很顯然,張圖的高考逆襲故事,不可復制。他的逆襲,某種程度上來說,與那些擁有權力、資本等資源而優(yōu)先享有城市戶籍、高考資格的群體,別無二致。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張圖經歷了更多的艱辛與折磨,無奈與辛酸,直到某個機緣巧合間,人人可望而不可即的稀缺資源才突然從天而降,幸福突然來敲門——外地生張圖終于也“拼了一回娘”。

這種逆襲,與勵志無關,卻依然與資源、出身有關。一個張圖逆襲了,千萬個“張圖”依然還在異地高考的路上,艱難奔突。他們只能被迫接受身份、戶籍帶給他們的不公,卻全然沒有逆襲的機會。

一個公平的社會,應該讓人人都享有各種權利上的平等,而不是讓每個人都被迫去尋找比中五百萬彩票幾率還小的逆襲機會??梢韵胂?如果連教育這種改變命運、打破階層板結的重要方式,都被人為以戶籍、出身設置門檻,那么社會各階層又如何真正實現自由流動,人們又如何能通過自身努力,改變命運,完成真正意義上的逆襲呢?

這些年來,圍繞在異地高考上的爭議與博弈不斷,并非是因為人們對教育平權不能達成共識,而是在現有高考機制下,每個群體都各有各的公平觀。對外來務工的家長來說,如果為這個城市工作、繳稅多年,卻因為買不起房或其他原因拿不到大城市戶口,從而孩子也無法擁有當地的高考資格,這樣的不公顯而易見。對一些大城市家長來說,如果放開異地高考,就可能引發(fā)大規(guī)模的“高考移民”,高考配額資源本就有限,這種資源侵占無疑會造成對自身權利的不公。

這些爭議,說白了,其實都是在包括教育福利在內的大城市戶籍福利制度的前提下進行的。嘗試剝離這種戶籍福利,或許爭議會少一點,共識會多一點。

有學者因此指出了改變路徑:廢除招生配額制,所有的大學都自主招生,直接面對考生進行錄取和招生,而不考慮其所在省份。自主招生有助于減少招生不公的原理在于,它讓所有的考生自由選擇,從而迫使各個大學之間展開自由競爭,避免暗箱操作等不公,從而選拔出真正的人才。

就大學招生而言,平等其實只是意味著每所大學都不得根據考生的戶籍、出身、年齡等進行錄取,個體只有依靠這樣的方式完成逆襲,才是屬于自我的真正榮光。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頁面無法找到
 
頁面沒有找到,5秒鐘之后將帶您進入首頁!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