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回答“救護車要人命”的沉重叩問?
www.fjnet.cn?2013-06-07 18:07? 王垚烽?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6月3日,溫州一危重病人因需要轉院至杭州治療,于是家屬撥打了120,豈料半小時后竟來了一輛“要命救護車”。由于該車救護設備簡陋、醫(yī)生操作不當,引發(fā)患者肺部大出血性命堪憂。據悉,這輛自稱120派來的救護車其實屬于當地一家民營醫(yī)院,并不具備急救資質,而120急救中心也否認了曾派過此車。對此,有媒體大聲質問:“要命救護車”,誰叫來的?(6月7日《錢江晚報》) 盡管目前整個事件還在調查中,但媒體已大致為我們勾勒出一條“急救車灰色鏈條”——車主鄭女士將救護車掛靠在溫州某醫(yī)院,并與120工作人員畢某、厲某“建立聯(lián)系”,后者將急救信息提供給前者,由駕駛員胡某“代表120”聯(lián)系病人家屬、尋找醫(yī)師跟車,事后收取車費的20%作為回扣。在這里,利益高于一切,120不過是個幌子。 作為全國統(tǒng)一的急救熱線,120肩負著緊急救援的重擔。但對于身為120工作人員的畢某、厲某來說,它更像是一條可以任意轉接、倒賣謀利的“發(fā)財線”。只是,相比電信、銀行“內鬼”倒賣手機號,倒賣急救信息的危害無疑大得多,因為它是以病人的生命安危為代價的。所以,若要問“‘要命救護車’,誰叫來的”,我想首先要歸罪于“內鬼”畢某、厲某。其行為已不僅僅是在倒賣他人信息,更涉嫌過失致人傷亡,必須受到法律的嚴懲。 不過,也應該看到,除了人性的貪婪,救護車變要命車的背后,有著更深層的制度與管理原因。近年來,從120熱線插播廣告到救護車頻頻延誤,從收取“天價車費”到中途將病人丟路旁,120急救服務一再陷入各種丑聞。究其根源,在于我國到目前為止尚沒有一部法律能夠明確急救中心的權利與義務,這就使得急救市場的管理顯得相當混亂無序。 一方面,不少城市運營的正規(guī)救護車數量,與衛(wèi)生部頒布的國家標準相差甚遠,無法滿足患者的急救轉院等需求。以武漢市為例,其城區(qū)常住人口約500萬,按照衛(wèi)生部“每5萬人配備一輛救護車”的要求,應配備100輛救護車,而實際上當地只有50余輛。這就導致不少患者經常要面臨120急救電話打不通或救護車等不來的情況。 另一方面,在市場的巨大缺口和利益誘惑下,隱藏在醫(yī)院周邊的“黑救護車”、各大醫(yī)院自行設置的“山寨”救護車頻頻現(xiàn)身,通過到病房散發(fā)廣告名片、護工介紹病源等等招攬客人、坐地起價,甚至與正規(guī)急救車爭搶病人??梢哉f,正是因為存在市場需求,再加上管理的混亂,才給了“內鬼”倒賣信息、從中牟利以可趁之機。 基于此,要想從根本上杜絕120急救亂象,當務之急是要盡快出臺已起草了8年之久的《急救中心管理辦法》,在法律層面對120急救體系的資金來源、車輛配備、到達時間、內部管理加以規(guī)范,以期切斷“急救車灰色鏈條”。否則,“救護車要人命”的沉重叩問勢必繼續(xù)敲打人心,患者打了120能否救命,恐怕只能是“自求多福”。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31]救護車唯一通道被堵 病人親屬急哭路人抬車幫忙
- [ 05-30]救護車缺油出動誰之責?
- [ 05-29]救護車在救人路上怎能沒了油?
- [ 05-27]中石化湖北公司稱正核查“拒為救護車加油”事
- [ 05-15]病人乘救護車出車禍 醫(yī)院被判賠154萬元
- [ 05-03]神農架就受傷游客遭救護車甩客事件展開調查
- [ 05-03]湖南一司機遭遇車禍獲救 乘救護車又失火(圖)
- [ 04-21]雅安往蘆山道路交通管制 僅放行搶險車、救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