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重罰為何管不住行人闖紅燈?
www.fjnet.cn?2013-06-24 17:17? 葉祝頤?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今年5月1日,深圳市對行人闖紅燈行為開展了被網(wǎng)友稱為“史上最嚴行人闖紅燈處罰”的集中整治,對闖紅燈行人最高可處以100元的罰款。然而近日國家統(tǒng)計局深圳調查隊的調查結果卻顯示,5月深圳市城市交通文明指數(shù)僅為76.51分,為近一年以來的最低分。闖紅燈查嚴了,為何文明指數(shù)卻下降了?有人認為,闖紅燈沒有好轉。(6月23日《人民日報》) 深圳市對行人闖紅燈的老大難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對闖紅燈者最高處以100元罰款,嚴管嚴懲“中國式過馬路”的闖紅燈行為,顯示相關部門治理交通違法行為的決心。這對于提醒行人、非機動車主克服僥幸心理,無疑是必要的。但是,從統(tǒng)計部門調查的情況來看,重罰之下,城市交通文明指數(shù)下降了。百元重罰與交通文明指數(shù)下降的反差值得玩味。 據(jù)報道中介紹,部分行政區(qū)交通路口現(xiàn)場管理有所松懈,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現(xiàn)象有所增加,使守法率指數(shù)減少0.04分。對此,深圳交警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交警約2000人,集中整治期間在全市600多路口設點,警力并不充足,警察尚不能對全市所有交通路口全覆蓋監(jiān)管,不少行人抱著僥幸心理繼續(xù)闖紅燈。這是其一。 其二,行人闖紅燈,管理者也應該檢視交通設計的合理性。比如道路設計不合理,交通信號、人行天橋、斑馬線、地下通道設置不科學,行人、非機動車等候時間過長、繞道太遠等等。 其三,行人、非機動車違章的問題并非一天兩天形成的。良好的交通秩序需要政府科學規(guī)劃城市交通,需要完善管理機制,需要每一名市民道德自覺,需要交通秩序管理成為制度常態(tài),而不是“一曝十寒”,逮住了罰款一百。 而且筆者擔心,包括深圳在內的一些地方重典整治闖紅燈是一種“運動式行政”。雖說有關部門短期內最大限度地調動人力、物力資源,動用輿論宣傳造勢,對行人闖紅燈這樣的老大難問題進行嚴管嚴懲,在一段時期內整治效果或許會“立竿見影”。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闖紅燈的問題由來已久,讓行人、非機動車循規(guī)蹈矩、嚴格自律,需要一個過程。有關部門不能寄希望于“運動式執(zhí)法”、重典整治,就一勞永逸。 只有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開辟法律化、制度化的管理路徑,使交通秩序管理成為工作常態(tài),才是問題的正解。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17]制止闖紅燈何不理直氣壯些
- [ 05-23]香港為治理行人闖紅燈開良方
- [ 05-21]處罰帶頭闖紅燈者,好!
- [ 05-20]“拉閘的報復”見證權力濫用的瘋狂
- [ 05-15]警惕闖紅燈找零“神邏輯”的潛臺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