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惡勢力總是試圖建立一個有悖于法治的地下秩序,崇尚的是弱肉強食的“叢林規(guī)則”。法治的意義正在于校正這一地下秩序,恢復法治之下的社會公平與公正。 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昨天就劉漢、劉維案庭審舉行了情況通報會。據稱,共有27名公訴人出庭支持公訴,被告人劉漢、劉維等及其辯護人到庭參加訴訟。被告人劉漢、劉維等親屬33人以及媒體記者、各界人士427人旁聽了庭審。通報特別指出,庭審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 黑惡分子罪無可赦,但在未經法院依法審理并確認其有罪之前,仍應還原其“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身份。哪怕在大眾語境中,圍觀者已明知涉黑之嫌犯雙手沾滿了鮮血,在法定程序中,基于法治和司法文明的要求,仍應由法院基于依法審判來宣告這些被告人的刑責。 昨天庭審中也有被告人否認涉罪,并努力為自己辯解,這是被告人應有之權利。法院尊重這一權利,也尊重律師為涉黑大案辯護,這是因為,法治和文明尊重所有被告人的這些權利。黑惡勢力總是試圖建立一個有悖于法治的地下秩序,與黑惡勢力伴生的“西西里化”現象,崇尚的是弱肉強食的“叢林規(guī)則”。法治的意義正在于糾偏這一地下秩序,恢復法治之下的社會公平與公正。 因此,對于涉黑案件的審判,法院是否嚴格遵守法定程序更受關注,也更易被挑剔。法治不允許以野蠻來征服野蠻,以殘暴來對付殘暴。作為文明社會中調整社會關系的基本準則,法定程序本被寄予了校正秩序失范的價值追求。 也許有人會不屑,跟這樣的黑惡分子還講什么權利?他們在濫傷無辜、稱霸一方的時候,可曾想過尊重受害人的權利?是的,也許他們曾經漠視他人權利,也以黑惡凌駕法治,但對權利的尊重、對文明的追求、對公正的期待,不正是那些被涉黑人員欺凌的被害人苦苦追求的結果嗎!過去沒有實現的這種種,正應從對涉黑人員的審判開始,讓法治生根,讓權利彰顯,讓文明照亮曾經暗淡的公正。 庭審也是法制宣傳的最佳載體。鑒于此案關聯眾多,影響重大,且備受各界矚目,通報除了陳述庭審事實,也應從法治的視角出發(fā),對一些關鍵程序向普通公眾作出說明和釋疑。通報不是庭辯,理當考慮受眾的接受程度。民眾總是更關心他們認為重要的信息,這與法院要查明的事實可能并不完全一致。如何既做好司法信息的公開,又有效回應社會關切,這是自媒體時代踐行司法公開的新課題。比如輿論追問為何庭審中看不到劉漢、劉維案與周濱案的關聯,恐怕還需要法官和檢控方來釋疑——或許本來就無關聯,或許只是還未進入相關程序?!澳愣摹辈⒉贿m合司法公開,通過個案宣告法律的實現本是司法的天職。 本報特約評論員 王云帆 |
相關閱讀:
- [ 02-21]深挖“黑老大”劉漢背后的保護傘
- [ 02-21]反腐打黑 除惡務盡
- [ 02-21]法治中國不容“黑金帝國”肆虐
- [ 02-21]三尺之上有青天
- [ 11-05]別讓“宰客”成中關村形象污點
- [ 09-04]“親情逼拆”為何陰魂不散
- [ 05-29]13歲女孩被銬:“黑惡勢力”從何而來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