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消息不斷閃動,微博互動持續(xù)升溫,空間動態(tài)火速更新……時下,當大學生沉迷于手機時,大學課堂越來越像教師的個人獨角戲。怎么讓大學生回歸課堂?日前,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發(fā)起了“無手機課堂”活動,要求學生上課時上交手機。如今活動已經進入到第4天,效果如何?有學生稱“沒手機就像沒安全感”。 (4月4日,華龍網) 老師上面口干舌燥講課,學生下面手忙指亂玩手機。這樣的大學課堂早已見怪不怪。大學生迷戀手機,“身在曹營心在漢”,讓課堂成為老師的獨角戲,貌似都是手機惹的禍?!盁o手機課堂”可謂對癥下藥,雖說有些人有不良反應,“沒有安全感”,但總算把大學生“請”回了課堂。如此就能保證高效課堂了嗎?恐怕只是一廂情愿。這種強制性的手段,也折射了長期以來教育的積弊,可以說是對傳統(tǒng)教育的繼承,也可以說是教育的倒退。 大學生何以甘愿飲鴆“指尖上的毒”,而摒棄課堂?這就是道簡單的選擇題,如若老師的授課枯燥乏味,敵不過手機的吸引力,他們自然會選擇后者。因此,大學生課堂上玩手機的原因并非單方面的,也不能居高臨下地全部怪罪到手機和學生身上,老師更要反思,授課的內容、方法、技巧和趣味性等,是否契合學生,并實現(xiàn)知識嬗遞的無縫對接。 不可否認,有些教學內容是很枯燥,有些教學手段也很乏味,如何把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這需要老師在備課和上課方面,多下點功夫、花點心思。畢竟,“無手機課堂”拴住的只是學生的身體,他們是否愿意學,還取決于老師的授課水平。更何況,大學生是即將走進社會的成年人,這種捆綁式的教育,不僅侵害其人身權利,對其身心發(fā)展也不利。 大學沒有大起來,用的依然是傳統(tǒng)、粗暴的教育手段,這種繼承也無異于倒退。 “無手機課堂”的目的是讓大學生回歸課堂、專注課堂,然而,實現(xiàn)這一目的的關鍵并不在于手機,而在于大學生。如若大學生有自我管理能力,帶著手機,但上課不用,“無手機課堂”也就沒了任何意義。不過,這正是大學生所稀缺的,也是大學教育所忽略的。 一直以來,我們貫穿的都是“單細胞”式教育:篤信父母之命、老師之言,要么絕對禁止,要么放任不管。學生在被管理中成長,缺少自我管理和規(guī)劃的意識、能力。當進入大學,失去被管理、被規(guī)劃的環(huán)境,他們卻不會安排學習、生活。這時,絕不能再搞“無手機課堂”式捆綁教育,讓他們重回被管理、被約束的過去,而應培養(yǎng)其獨立和自主的能力。 大學之大,既是說教師,也是說學生。大學生不再是小孩子,有其獨立的思想、選擇和立場,引導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和自我規(guī)劃,比捆綁教育更管用,也更實用。 ? |
相關閱讀:
- [ 04-02]第一夫人的“土”與“洋”
- [ 03-31]“010恐懼癥”折射簡政放權命題
- [ 03-25]“人人快遞”還需闖過安全關
- [ 03-25]通力合作
- [ 03-25]小學生“自愿”買手機背后有無利益鏈
- [ 03-25]攜程“漏洞門”:烏云籠罩全行業(yè)
- [ 03-24]萬能的實名制
- [ 03-19]教學用微信,不可太迷信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